呕心沥血

    呕:吐;沥:滴。比喻穷思苦索,费尽心血。分别出自唐李贺的事迹和韩愈的诗句中。参见“锦囊佳句”和“忘形交”条。史载,李贺每日外出归来,其母便让婢女探囊中,见所写纸多,便怒道:“这个孩子要呕出心才作罢呀!”韩愈在《归彭城》一诗中则有“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的句子。后人遂把二者合称为“呕心沥血”。

【出典】:

    《新唐书》卷203《文艺下·李贺传》5788页:“母使婢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又,韩愈《归彭城》:“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例句】:

    叶圣陶《抗争》:“我的舞台,几年在这里呕心沥血的戏,现在被撵下来了。”


并列 沥血,滴血。形容用心过度,费尽心思。邓贤《中国知青梦》自序3:“写作是一种~的劳作,恐怕仅仅趋名或者趋利都无法忍受这种劳作的艰辛和寂寞……”△褒义。多用于文艺创作方面,有时也指倾吐真情或怀抱赤诚。→冥思苦想 苦心焦思 ↔无所用心 百无聊赖。 也作“呕心滴血”、“呕心吐胆”、“呕出心肝”、“呕心镂骨”。


费尽心机、辛劳至极谓之 “呕心沥血”。

“呕”谓 “吐”。“呕心”,把心呕吐出来。“沥”谓 “滴”。《说文·水部》: “沥,漉也。一曰水下滴沥也。”“沥血”,把血滴干净。因此,“呕心沥血”就是心血费尽之意。

此语形成,源自唐代诗人李贺。

李贺自幼聪颖,七岁能诗。他每次出门的时候,总骑头小毛驴,书僮背个口袋跟着。一想到好的诗句,便立即写下来装进口袋。所以 每次回到家时,口袋里都装满了纸条。

他母亲心疼而又恼怒地说: “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 《新唐书·李贺传》) 他自己也说过: “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意思是说,写出一首长诗,会反复思虑而把衣襟都搞破了; 写出一首短诗,白发也要搔断几根。唐代文学家韩愈曾赞颂他说: “刳 ( kū) 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归彭城》) 意思是说他挖出心肝当作纸,滴出血来写好诗。

他母亲说他 “呕心”,韩愈誉他 “沥血”,后世依此便形成 “呕心沥血”一语,比喻做事或为文穷思苦索、心机费尽之意。


【词语呕心沥血】  成语:呕心沥血   汉语大词典:呕心沥血
【检索呕心沥血】 全文检索:呕心沥血
内容推荐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