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得不偿失

【成语】:得不偿失
【拼音】:dé bù cháng shī
【简拼】:dbcs
【解释】:偿:抵得上。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
【出处】:宋·苏轼《和子由除日见寄》诗:“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
【示例】:饶鸿生在精养轩虽化了几十块冤枉钱,在后乐园倒明白了一桩古典,不能说~了。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三回
【近义词】:因小失大贪小失大得不偿丧
【反义词】:乞浆得酒、利市之倍、得失相当
【歇后语】:八五炮打蚊子;偷鸡没成丢把米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得失失衡
【英文】:give a lark to catch a kite
【德文】:der Gewinn kann den Verlust nicht decken
【俄文】:игрá не стóит свеч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东吴孙权占据江东六郡,他想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就召集群臣商议攻打夷州和琼崖有关事宜,大臣们均赞同出兵,只有右都护陆逊不赞同,他认为当前应该休养生息增强实力。孙权没采纳他的意见就出兵取胜,但整体上得不偿失

得不偿失 典故或故事

所得不能补偿所失。宋.陆游《方德亨诗集序》:“有才矣,气不足以御之,淫于富贵,移于贫贱,得不偿失,荣不盖愧,诗由此出,而欲追古人之逸驾,讵可得哉?”明.刘基《前江淮都转运盐使宋公政绩记》:“调兵四万,粮运之费不下数十百万,骚动三省,幸而有功,得不偿失。”鲁迅《致曹靖华》:“青年思想简单,不知道环境之可怕,只要一时听得畅快,说得畅快,而实际上却是大大的得不偿失。”亦作“得不酬失”。《后汉书.西羌传论》:“军书未奏其厉害,而离叛之状已言矣。故得不酬失,功不半劳。暴露师徒,连年而无所胜,官人屈竭,烈士愤丧。”亦作“得不补失”。《三国志.吴书.陆逊传》:“权遂征夷州,得不补失。”

得不偿失 成语接龙

【顺接】:失支脱节 失足落水 失道寡助 失神丧魄 失马亡羊 失流疎剌 失晨之补 失魂丧魄 
【顺接】:爽然自失 小己得失 万不一失 利害得失 穷通得失 庾郎之失 魂亡魄失 茫然若失 
【逆接】:举手可得 顾盼自得 疾足先得 咎有应得 开卷有得 唾手而得 解人难得 志满意得 
【逆接】:得一老兵 得鱼忘荃 得失相半 得寸得尺 得钱买放 得胜头回 得意门生 得寸进寸 


 查看:「得不偿失」的典故、得不偿失成语故事
 查看:「得不偿失」在《汉语词典》的解释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