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冢中枯骨

【成语】:冢中枯骨
【拼音】:zhǒng zhōng kū gǔ
【简拼】:zzkg
【解释】:冢:坟墓。坟墓里的枯骨。比喻没有力量的人。
【出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
【示例】:~,吾早晚必擒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无能之人

冢中枯骨 典故或故事

    冢:坟墓。坟墓中的枯骨,用以比喻人没有能力以及作为。刘备(161一223年),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县)人。东汉皇族远支,东汉末起兵镇压黄巾起义,在军阀混战中先后依靠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后用诸葛亮之计,联合孙权,败曹操于赤壁,占荆州,取益州、汉中。公元221年称帝,于成都建都,国号汉。徐州牧陶谦病危时,嘱付手下人请刘备治理徐州。刘备推辞说:“袁术四世任官,众望所归,你们可以把徐州交给他。”孔融说:“袁公路(袁术的字)岂是忧国忘家之人,不过是坟墓中的枯骨罢了,何必把他放在心上。今日之事,是百姓想把徐州交给有才的人,上天也想成全此事,如果你不接受,恐怕后悔不及。”刘备这才统领了徐州。

【出典】: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卷32第873页:“谦病笃,谓别驾麋竺曰:‘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先主曰:‘袁公路近在寿春,此君四世五公,海内所归,君可以州与之。’……北海相孔融谓先主曰:‘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今日之事,百姓与能,天与不取,悔不可追。’”

【例句】:

    清·丘逢甲《二十叠韵》:“海内知交半屠贩,冢中枯骨几王侯。五湖欲载西施去,一叶扁舟万斛愁。” 梁启超《新罗马》三出:“惹得一国上人心死尽,便似冢中枯骨。”

冢中枯骨 成语接龙

【顺接】:骨肉乖离 骨肉摧残 骨化风成 骨肉至亲 骨重神寒 骨鲠缄喉 骨肉团聚 骨甲文字 
【顺接】:衆毁销骨 痛心切骨 痛楚彻骨 染神刻骨 粉身碎骨 刊心刻骨 冰姿玉骨 铮铮铁骨 
【逆接】:椎牛发冢 诗礼发冢 诗书发冢 木客大冢 布帆破冢 枯坟野冢 连枝共冢 
【逆接】:冢中枯骨 冢象祁连 冢木已拱 


 查看:「冢中枯骨」的典故、冢中枯骨成语故事
 查看:「冢中枯骨」在《汉语词典》的解释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