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相濡相呴

【成语】:相濡相呴
【拼音】:xiāng rú xiāng xǔ
【简拼】:xrxx
【解释】:濡:湿润;呴:吐口水。互相吐口水,湿润对方。比喻在困境中相互救助。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示例】:~尚可活,轹釜何曾厌求索。 金·元好问《女儿山避兵送李长源归关中》诗
【近义词】:相呴相濡相濡以沫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互相帮助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庄子家贫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妻子叫他外出借粮食,他去找监河侯借粮。监河侯许诺秋后再借,庄子说这是远水不解近渴就回家。妻子让他再去别的地方借,他说要像车辙里的鲫鱼一样相濡以沫过日子,妻子只好偷偷地流泪

相濡相呴 典故或故事

同“相濡以沫”。金 元好问《女几山避兵送李长源归关中》诗:“相濡相呴尚可活,轹釜何曾厌求索。”

相濡相呴 成语接龙

【顺接】:呴呴呕呕 呴湿濡沫 呴陆池鱼 呴呴濡沫 
【顺接】:相濡相呴 
【逆接】:装洋吃相 王侯将相 驱驴宰相 山中宰相 埋蛇入相 三十二相 出入将相 举十六相 
【逆接】:相辅相成 相机行事 相依为命 相视无言 相顾无言 相背而行 相如投赋 相去万里 


 查看:「相濡相呴」的典故、相濡相呴成语故事
 查看:「相濡相呴」在《汉语词典》的解释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