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刚愎自用

【成语】:刚愎自用
【拼音】:gāng bì zì yòng
【简拼】:gbzy
【解释】:愎:任性;刚愎:强硬回执;自用:自以为是。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其佐先穀,刚愎不仁,未肯用命。”《尚书•仲虺之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示例】:他想起李玉亭所说荪甫的~来了。他决定了主意不跟着荪甫跑了。 茅盾《子夜》十
【近义词】:我行我素
【反义词】:虚怀若谷从善如流
【歇后语】:木梳给别人
【语法】:作谓语、定语;十分固执自信
【英文】:harden the neck
【日文】:強情でてんで人の意見(いけん)を聞かない
【法文】:n'en faire qu'à sa tête
【德文】:eigensinnig und herrisch
【俄文】:самодурство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楚因宋国发生战争,楚军打得宋国要投降了就撤军。晋军将领先不听统帅荀林父的命令擅自进攻楚军。楚国大夫伍参对楚庄王说晋军将领先刚愎自用,内部不团结,可以消灭晋军而出兵。结果,楚国大获全胜

刚愎自用 典故或故事

    刚愎,强硬固执;自用,靠主观想象行事。刚愎自用,表示傲慢成性,听不进不同意见。公元前597年,楚庄王率师伐郑,与之订城下之盟。不久之后,晋国以荀林父为将,率军救郑。闻知楚、郑两国已结盟,荀林父就想率军返回。这时,他的部下先縠以不救郑将失去霸主的地位而拒绝服从命令,擅自率师渡河,向楚军发动进攻。荀林父不得已,也只好改变原来命令,命令大军渡河,策应先縠,闻知晋军渡河求战,楚庄王心中害怕,便想撤军回国。这时,他的一个宠臣伍参看出晋军的弱点,劝告楚庄王回师与晋军打上一仗。他说,晋军主帅荀林父执政不久,部下不听指挥。他的中军副帅先縠这个人又很任性,违背命令擅自渡河。其他统帅也都控制不了军队,将士无所适从。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军迎战,必能打败晋军。再说,我国是国君亲自出征,晋国是臣下率军作战,以国君之尊而躲避臣子,也无法向楚国臣民交待。楚庄王听了,便改变主意,挥师北向,果然打败了晋军。

【出典】:

    《左传·宣公十二年》:“伍参言于王曰:‘晋之从政者新,未能行令。其佐先縠刚愎不仁,未肯用命。其三帅者,专行不获,听而无上,众谁适从?此行也,晋师必败。且君而逃臣,若社稷何?’王病之,告令尹改乘辕而北之,次于管以待之。”

【例句】:

    《韩非子·十过》:“鲍叔牙为人刚愎而悍。” 宋·陈抟《心相编》:“君子刚愎自用,小人行险侥幸。”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诸葛成何事》:“荆公(王安石)刚愎自任,新法烦苛,流毒四海,不忍君子之见排,甘引小人以求助,卒为其所挤陷。”

刚愎自用 成语接龙

【顺接】:用管窥天 用钱因地 用寒远寒 用尽机关 用违所长 用一当十 用尽心机 用心竭力 
【顺接】:刚愎自用 少吃俭用 鹰犬之用 瓠落无用 强本节用 刚戾自用 蒲鞭不用 物尽其用 
【逆接】:能柔能刚 内柔外刚 破坚摧刚 外柔内刚 柔能制刚 丈二金刚 气血方刚 外柔中刚 
【逆接】:刚毅果敢 刚棱疾恶 刚柔相济 刚中柔外 刚毅果断 刚柔并济 刚毅不屈 刚戾自用 


 查看:「刚愎自用」的典故、刚愎自用成语故事
 查看:「刚愎自用」在《汉语词典》的解释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