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纂言
书名《易纂言》
作者
版本十卷(内府藏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易纂言》·十卷(内府藏本)

元吴澄撰。澄字幼清,号草庐,崇仁人。宋咸淳末举进士不第。入元以荐擢翰林应奉文字,官至翰林学士。卒谥文正。事迹具《元史》本传。是书用吕祖谦古《易》本经文,每卦先列卦变主爻,每爻先列变爻,次列象占。《十翼》亦各分章数。其训解各附句下,音释考证则《经》附每卦之末,《传》附每章之末。间有文义相因即附辨於句下者,偶一二见,非通例也。澄於诸经,好臆为点窜。惟此书所改则有根据者为多。如《师卦》“丈人吉”改“大人吉”,据崔憬所引《子夏传》。《比卦》“比之匪人”下增“凶”字,据王肃本。《小畜卦》,“舆说辐”改“舆说輹”,据许慎《说文》,“尚德载”,改“尚得载”,据京房、虞翻、子夏本。《泰卦》“包荒”改“包┅”,据《说文》及虞翻本。《大畜卦》“曰闲舆卫”改“日闲舆卫”,从郑玄、虞翻、陆希声本。《萃卦》“萃亨”,删“亨”字,从马融、郑玄、虞翻、陆绩本。《困卦》“劓刖”改“臲卼”,据荀爽、王肃、陆绩本。《鼎卦》“其形渥”改“其刑剭”,据郑玄本。《比彖》“比吉也”,删“也”字,据王昭素本。《贲彖》补“刚柔交错”四字,据王弼注。《震彖》“惊远而惧迩也”下补“不丧匕鬯”四字,据王昭素所引徐氏本。《渐彖》“女归吉也”改“女归吉,利贞”,据王肃本。《坤象》“履霜坚冰”,改“初六履霜”,据《魏志》。《坎象》“樽酒簋贰”删“贰”字,据陆德明《释文》。(案澄注明言旧本有“贰”字,陆氏《释文》无之。今世所行张弧、陆希声本皆同,是传文已删去“贰”字。徐氏通志堂本乃劖补刊板增入“贰”字,是顾湄等校正之时以不误为误也,谨附订於此。)《系辞上传》“系辞焉而明吉凶”下补“悔吝”二字,据虞翻本。《系辞下传》“何以守位曰仁”改“何以守位曰人”,据王肃本。“耒耨之利”改“耒耜之利”,据王昭素本。“以济不通”下删“致远以利天下”六字,据陆德明《释文》。《序卦传》“故受之以履”下补“履者,礼也”四字,据韩康伯本。皆援引古义,具有源流,不比师心变乱。其馀亦多依傍胡瑗、程子、朱子诸说,澄所自为改正者,不过数条而已。惟以《系辞传》中说《上、下经》十六卦十八爻之文定为错简,移置於《文言传》中,则悍然臆断,不可以为训矣。然其解释经义,词简理明,融贯旧闻,亦颇赅洽,在元人说《易》诸家,固终为巨擘焉。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省菴法師語錄二卷附西方發願文注一卷東海若解一卷 濂亭遺詩五卷遺文五卷 煮泉小品一卷 木天禁語一卷 漁舫軒文稿一卷 [湖南湘潭]中湘謝氏四修族譜二十一卷末一卷 增訂南詔野史二卷 元經傳 二希堂文集十一卷首一卷 郭氏族譜一卷 青浦縣大小蒸鄉鄉公所行政局經濟收支報告清冊 説苑二十卷 敎經堂詩集十二卷 春秋詠史樂府一卷 曆學答問一卷 則古昔齋算學十三種 論語集解義疏十卷 詩人玉屑(新刊古今錦繡詩人玉屑)二十卷 冬心自寫真題記一卷 [上海崇明]陸氏世譜不分卷 尙論持平二卷 帖賸一册 晉建武起居注 中國長年攷證一卷 倚晴樓七種曲(韻珊外集) 吳禮部詩話一卷 易象圖說内篇三卷外篇三卷 光緒十六年庚寅恩科會試硃卷一卷 紅雪山峯詩集二卷 于邁草二卷續草一卷 指南錄四卷 地理發微論集註一卷 梁昭明太子集五卷附錄一卷 山居文稿十卷 離騷經章句十七卷 文選集評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重訂文選集評) 竹窗解頤錄補鈔一卷 天祿識餘四卷 讀楊筆記不分卷 更生齋文甲集四卷乙集四卷詩集八卷詩餘二卷 讀宋鑑論三卷 元本出相北西廂記二卷附會真記詩詞跋序辨證年譜碑文一卷 樵風樂府九卷 梯雲山館初稿二卷 分甘餘話四卷 新編婚禮備用月老新書二十四卷 蚓菴瑣語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一卷 補續五十六卷 詩補傳三十卷篇目一卷 [湖南桂陽]傅氏三修宗譜八卷 光緒二十三年丁酉科江蘇選拔貢卷一卷 擔當遺詩七卷附録一卷 [民國]松夏志十二卷附上湖文鈔二卷首一卷松陵文畧二卷首一卷 全體新論 左海文錄二卷 大學石經 項斯詩集一卷 王摩詰集六卷 五運六氣詳解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