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惕」字形演变,请横屏查看
  • 金文
    集成10171(蔡侯盤)

    集成9678(趙孟庎>壺)
  • 战国文字
    包2‧157

    郭‧老甲‧16
  • 篆文
    說文

    說文或體
  • 隶书
    朱龜碑
  • 楷书
    楷書

從金文、戰國文字到篆文、隸書、楷書,惕字的形構都是從心、易聲;以心表示與心境相關;易聲表示音讀。惟行款上:金文或作左形右聲,或作下形上聲;戰國文字作下形上聲;篆文以及隸、楷則作左形右聲,稍有差異。在六書中皆屬於形聲。《說文》或體從狄聲,乃改換聲符的異體字。以音同音近的聲符相代換,係文字衍化之通例,並不影響字義。

汉字:「惕」 字形演变 字源演变


蔡侯盤(金)春秋晚期

趙孟庎壺(金)春秋晚期

包2.157(楚)

說文‧心部

說文或體

睡.為37(秦)


金文

小篆

康熙字

楷体

汉字:「惕」 金文 字形图


蔡侯尊春秋晚期集成6010

趙孟庎壺春秋晚期集成9678

蔡侯盤春秋晚期集成10171

汉字:「惕」 楚系简帛文字

汉字:「惕」 秦系简牍文字

汉字:「惕」 传抄古文字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