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字形演变,请横屏查看
  • 金文
    集成10175(史墻盤)

    集成4198(蔡姞?)

    集成271(?鎛)
  • 篆文
    說文
  • 隶书
    孔龢碑

    王君石路碑

    馬‧老子乙前‧9上
  • 楷书
    楷書
  • 简体
    楷書

金文「彌」字從弓、爾聲。有的則增添「」作「」,像玉壁之形。篆文作「㣆」,「璧」改從「玉」,「璧」本「玉」之形制,義近通用。《說文》有「㣆」無「彌」,漢碑「㣆」、「彌」通用,馬王堆漢簡〈老子乙〉、〈相馬經〉與漢印姓名璽等均作「?」,爾下皆從「土」,且用例都是更加、久遠的意思,可知「」、「㣆」、「?」均為「彌」之異體。《說文‧弓部》:「㣆,弛弓也。从弓、聲。」指放鬆弓弦。《玉篇‧弓部》將篆文「㣆」省作「彌」,並列作「彌」之異體,解釋為「大也,徧也,甚也」,和現今「彌」字音義正相吻合。另收錄「?」為異體。《集韻‧支韻》:「彌,或作弥。」是規範字所本。「彌」字從弓,表示與安弦、張弓等射箭相關之事;從爾,表示音讀,本義為放鬆弓弦。在六書中都屬於形聲。臺灣教育部標準字以「彌」為正字,「㣆」為異體;「㣆」另兼「弛弓」義之正字。規範字作「」,「爾」改作「」,是偏旁類推。

汉字:「弥」 字形演变 字源演变



小篆

康熙字

楷体

汉字:「弥」 楚系简帛文字

汉字:「弥」 秦系简牍文字

汉字:「弥」 传抄古文字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