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9句)



会员:luobusi 友情提供  
 
1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却不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
2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浴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译文】晚春换上春装,成年的五六个人,未成年的六七个人 , 在沂水(是一处温泉)中沐浴,唱着歌回去. 夫子几乎是情不自禁“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3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译文】孔子说:「富贵如果可以求得来,就是执鞭的低贱工作,我也愿意做,如果不可求,还是顺从我自己的喜好。」
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译文】富与贵,都是人想要的,若不当得而得,不可得;贫与贱,都是人讨厌的,若不当得而得,躲也没用。
5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才把它说出来。
6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 
译文】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三个月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
7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子贡问道:“孔文子的谥号为什么称他为‘文’呢?”孔子说:“聪敏而又爱好学习,不把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看作羞耻,因此谥号称他为‘文’。”
8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之。”
译文】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9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说:“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哪一点做好了呢?”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