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戴禮記 11 四部丛刊


[011-1a]
大戴禮記卷第十一
   小辨第七十四
   用兵第七十五
   少間第七十六
小辨第七十四
公曰寡人欲學小辨以觀於政其可乎小辨爲/小辨給
子曰否不可社稷之主愛日曾子曰君子愛/日以學書云日
夜不/遑也曰不可得學不可輕/有所學不可以辨是故昔者
先王學齊大道以觀於政天子學樂辨風別四/方之
風/也制禮以行政政禁/令也諸侯學禮辨官政以行事
[011-1b]
以尊事天子宮政不錯則/百事不學也大夫學德別義别猶/辨也
矝行以事君矝猶/也士學順學順成/之道辨言以遂志
致命遂志/士之節也庶人聽長辨禁農以行力辨禁識/刑憲也
此猶恐不濟奈何其小辨乎公曰不辨則何以
爲政子曰辨而不小夫小辨破言小言破義小
義破道道小不通通道必簡簡約也言約而有/統易曰乹以易知
坤以/簡能是故循弦以觀於樂足以辨風矣爾雅以
觀於古足以辨言矣迩近也謂依於雅頌孔子/曰詩可以言可以怨迩之
事父逺之事君多識/爲獸草木之名也傳言以象反舌皆至可謂
簡矣夫道不簡則不行不行則不樂易曰簡則/易從易從
[011-2a]
則有功有功則可大/可大則賢人之業夫亦固十祺之變由不可
旣也而况天下之言乎公於十祺之中變數尚/不可盡天下之言其可
窮乎故至道/以不言爲辨曰微子之言吾壹樂辨言子曰辨
言之樂不治政之樂辨言之樂不下席治政
之樂皇於四海夫政善則民則歸之如
流水親之如父母諸侯入而後臣之安用辨
言公曰然則吾何學而可子曰禮樂而力忠信
其君其習可乎公曰多與我言忠信而不可以
入患備與我言忠信/而使不入於患子曰毋乃旣明忠信之備
而口倦其君則不可而有謂言而/不行明忠信之備
[011-2b]
而又能行之則可立待也君朝而行忠信百官
承事忠滿於中而發於外刑於民而放於四海
天下其孰能患之言所推/無不公曰請學忠信之備
子曰唯社稷之主實知忠信丘也綴學之徒
安知忠信公曰非吾子問之而焉也焉問/之乎子三
辭將對公曰彊避謂避彊也一曰公以夫子/三辭欲避左右之彊者也
曰彊侍丘聞大道不隱言不可/隱蔽也丘言之君發之
於朝行之於國一國之人莫不知何一之彊辟
丘聞之忠有九知知忠必知中能内思/自盡也知忠必
知恕能自盡知/故能知人知恕必知外内恕故外能/處於度物也外知
[011-3a]
必知德知德必知政知政必知官知官必知事
知事必知患知患必知備動而無備患而弗
知死亡而弗知安與知忠信内思畢必曰知中
中以應實曰知恕内恕外度曰知外外内叅意
曰知德以柔政曰知政正義辨方曰知官官治
物則曰知事事戒不虞曰知備毋患曰樂樂義
曰終於知事而趍言知備者/因義言之足明於上也
用兵第七十五
公曰用兵者其由不祥乎祥/善子曰胡爲其不祥
也聖人之用兵也以禁殘止暴於天下也言非/利金
[011-3b]
攘王將以存亡繼/絶平天下之亂也及後丗貪者之用兵也以刈
百姓危國家也刈/剪公曰古之戎兵何丗安起子
曰傷害之生久矣與民皆生人合五常之氣生/有喜則和親怒則
離害其相害/者皆曰兵也公曰尤作兵與子曰否尤庶
人之貪者也尤古之諸侯或妄/耳一曰衆人之貪者也及利無義
不顧厥親以䘮厥身尤惽慾而無猒者也何
器之能作蜂蠆挾螫亡如蜂蠆/之挾毒也而生見害謂黃/帝殺
之於𣵠/鹿之野而校以衞厥身者也正敎習干戈自/衞身非作者也
生有喜怒故兵之作與民皆生聖人利用而彌
之亂人興之䘮厥身詩云魚在在藻厥志在餌
[011-4a]
由心在於利用兵/以取危蓋逸詩也鮮民之生矣不如死之久矣
小雅蓼莪之三章也/亦困於兵革之詩也校德不塞嗣武孫武子言/用
上二章但用兵革䘮除其德不以/塞亂而徒傳續武事於子孫者也聖人愛百姓
而憂海内及後世之人思其德必稱其仁故今
之道堯舜禹湯文武者猶威致王今存夫民
思其德必稱其人朝夕祝之升聞皇天上神歆
焉故永其丗而豐其年也夏桀啇紂羸暴於天
下暴極不辜殺戮無罪詩云無罪無/亂如此憮不祥于天
粒食之民布散厥親雖諸夏/能相養踈遠國老幼色是
言踈逺老成而與幼色者若楚/㳟王逺由叔時而用子反也而暴慢是親
[011-4b]
讒貸處穀千乗曰以射投/長曰貸穀祿也法言法行處辟辟罪/辟也
殀替天道逆亂四時禮樂不行而幼風是御任/童
幼之人/使專政曆失制君臣昏亂/時錯緒攝提失方攝提左右/六星與十
應相直指中氣尚/書中曰攝提移居鄒大無紀當字誤爲鄒/或深聲爲鄒也
不告朔於諸侯周禮太師職曰正歲年以序顔/之于官府及都鄙頒告干
玉瑞不行王者所以等神秪/別人事其用重焉諸侯力政不朝
於天子言以威力侵争周書力政則無讓無/讓則無禮禮雖得所好民皆樂之乎
蠻四夷交伐於中國周禮職方氏四夷八蠻七/閩九貉五戎六狄此周所
伏四海其種落之數也明堂位曰九夷八蠻六/戎五狄此朝明堂時來者數國也爾雅曰九夷
八狄七戎六蠻其夏之所伏與殷之夷國東方/十南六西方九北方十有三然鄭玄以西夷爲
[011-6a]
君則不可公曰師之而不言情焉其私不同言/巳
師禮事天子故不使言情/也其私人不同於此也子曰否臣事君而不
言情於君則不臣君而不言情於臣則不君有
臣而不臣猶可有君而不君民無所錯手足公
曰吾度其上下咸通之使上下/皆逹也權其輕重居之
謂事後/及刑罰准民之色目旣見之皷民之聲耳旣聞
之動民之德心旣和之通民之欲兼而壹之言/皆
稱百姓/之欲也愛民親賢而教不能民庶乎子曰
矣可以爲家不可以爲國公曰可以爲家
胡爲不可以爲國國之民家之民也子曰國之
[011-6b]
民誠家之民也然其名異不可同也同名同食
曰同等名位不同/禮亦異數唯不同等民以知極周禮大/司徒職
曰以儀辨等/則民不越也故天子昭有神於天地之間以示
威於天下也祭法曰有天/下者事百神諸侯脩禮於封内以
事天子大夫修官守職以事其君士修四衞執
技論力以聽乎大夫四衞四方之職曲禮曰地/廣大荒而不治此亦士之
辱/也庶人仰視天文俯視地理力時使以聽乎父
孝經曰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者也此唯不同
等民以可治也公曰善哉上與下不同乎子曰
將以時同時不同言有可同/不可同也上謂之閑下謂之
[011-7a]
多疾不正之政君謂閑民/謂之多疾同所惡也君時同於民布政也
施善/政也民時同於君服聽也上下相報而終於施施恩/施也大猶巳成發其小者逺猶巳成發其近者
逺大之謀/縁近小治將行重噐先其輕者將待重噐必先/効輕者亦以於
政/也先清而後濁者天地也清濁謂/隂陽也天政曰正地
政曰生人政曰辨辨/別苟本正則華英必得其節
以秀孚矣言專陽則正華英也/得隂陽之孚秀也此官民之道也
宫人當/取終始公曰善哉請少復進焉子曰昔堯取人
民狀觀其容/狀施發舜取人以色禹取人以言湯取人
以聲文王取人以度觀其/志度此四代五王之取人
[011-7b]
以治天下如此四代據文距殷或曰文王/取人以度四代謂兼之也公曰
嘻善之不同也嘻歎惜之聲公謂五/王取人德有不同也子曰何爲
其不同也公曰同乎子曰同公曰人狀可知乎
問四代以人/狀得善之事子曰不可知也公曰五王取人各
有以舉之胡爲人之不可知也子曰五王取人
比而視相而望五王取人各以巳焉是以同狀
聖王通而虚巳故於求人/雖言色不同而善惡無異公曰以子相人何如
子曰否丘則不能五王取人言又能/如五王丘也傳聞
之以委於君丘則否能傳聞而巳/不能如也亦又不能又/不
能備/問也公曰我聞子之言始蒙矣自言/蒙亂子曰由君
[011-9a]
配天脩德使力民明教通于四海海之外肅愼
北發渠搜氐羗來服禹崩十有七世乃有末孫
桀即位桀不率先王之明德乃荒躭于酒淫泆
于樂德昏政亂作宫高臺淮南子云桀爲琁宫/瑶臺象筋玉柸也
 汙池土察汁深也察深也/言洞地爲池也以民爲虐呈其/濫酷
食之民惛焉幾亡乃有啇履代興履湯名論語/曰履敢用玄
壯王侯丗家曰湯名天乙白虎通曰湯/王之後更走名爲子孫法本名履也啇履循
禮法以觀天子天子不則嫌於死成湯怒/至於亂
湯卒受天命不忍天下粒食之民刈戮不得以
疾死故乃放移夏桀散亡其佐伐之於南巢放/之於夏官而去
[011-9b]
有末孫紂即位紂不率先王之明德乃上祖夏
桀行荒躭于酒淫泆於樂德昏政亂作宫室高
謂傾宫鹿/臺之等也汙池土察以爲民虐粒食之民忽
然幾亡乃有周昌霸諸侯以佐之紂不諸侯
之聽於周昌別嫌於死乃退伐崇許魏以客事
天子許魏不在五代蓋時小代/也客事天謂忍而臣之也文王卒受天命
作物配天制無用行三明親親尚賢民明敎通
于四海海之外肅愼北發渠搜氐羗來服君其
志焉或傒將至也君哀公也言今周衰之/甚有流之者將至也公曰
大哉子之教我政也列五王之德煩煩如繁諸
[011-10a]
煩者也如繁者言/如萬物之繁蕪也子曰君無譽臣臣之言未
盡請盡臣之言君如財之曰於此有功匠焉王/非
獨善言/有師保有利噐焉言有先王/之禮度也有措扶焉謂服胘/之良也以時令其藏必周宻發如用之易曰藏噐於/身待時而發
以知古可以察今可以事親可以事君可用于
生又用之死吉凶並興禍福相生言職其並興/及相之義老
子曰福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也卒反生福大德配天終爲福/德以配
於/天公愀然其色變容/色也曰難立哉子曰臣願君之
立知如以間觀也觀君博聞/以立知焉時天之氣用地之
財以生殺於民民之死不可以教極可/以苟免也
[011-10b]
曰我行之其可乎子曰唯此在君言行此/在君也君曰
足臣恐其不足未足而君謂足則臣/恐未足告以不足也君曰不足
實足可行而君曰不足/則臣云足可謂可否也舉其前必舉其後舉其
左必舉其右君旣敎矣安能無善君道之則/民應以善
吁焉其色曰大哉子之敎我制也政之豐也如
木之成也子曰君知未成言未盡也凢草木根
鞁傷則枝葉必徧枯敗當字/誤爲鞁偏枯是爲不實穀
亦如之民以爲/君爲本上失政大及小人畜穀穀敗失/則傷及
人/物公曰所謂失政者夏啇之謂乎子曰否若
夏啇者天奪之魄不生德焉言天地絶夏啇之/餘民乃興周之績
[011-11a]
春秋左氏傳天奪/其有生之公曰然則何以謂失政子曰
所謂失政者疆蔞未虧言疆哉與草木/皆未易於常也人民未
神未亡民神猶/依附之水土未絪絪猶亂韓詩外/傳曰隂陽相勝
氛祲絪/氲也糟者猶糟實者猶實精以諭惡實以諭/善亦言善惡之物
仍錯/亂也玉者猶玉玉以諭善人/言尚賢其賢血者猶血酒者猶
血憂色也酒以諭樂猶/憂其可憂而樂其所樂優以繼愖政出自家
門此之謂失政也愖猶忍也言天下安然人物/不亂方優佚樂繼之出其忍
政/也非天是反人是反臣故曰君無言情於臣君
無假人噐君無假人名春秋左傳日唯噐與/名不可以假人者也
曰善哉 卷終
 四部丛刊,不提供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