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阿㝹夷經 高麗藏

[17-0904b]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一臨
後秦弘始年佛陀耶舎共竺佛念譯
第二分阿㝹夷經第十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冥寧國阿㝹夷
土與大比丘衆千二百五十人俱尒
時世尊著衣持鉢入阿㝹夷城乞食
尒時世尊默自念言我今乞食於時
如早今冝徃詣房伽婆梵志園觀比
湏時至然後乞食尒時世尊卽詣彼
園時彼梵志遥見佛來卽起奉迎共
相問訊言善來瞿曇不面來久今以
何緣乃能屈顧唯願瞿曇就此
處坐尒時世尊卽就其坐時彼梵志
於一面坐白世尊言先夜隷車子善
宿比丘來至我所語我言大師我不
於佛所修梵行也所以然者佛跡外
我彼人見向說瞿曇過雖有此言我
亦不受佛告梵志彼善宿所言知汝
不受耳昔我一時在毗舎離猕猴池
側集法堂上時此善宿來至我所語
我言如來外我我不於如來所修梵
行也我時告日汝何故言我不於如
來所
[17-0904c]
修梵行如來外我耶善宿報我言如來
不爲我現神足變化時我語言吾可
請汝於我法中淨修梵行當爲汝現
神足耶復當語我如來當爲我現神
足變化然後我當修梵行耶時善宿
報我言不也世尊佛告善宿我亦不
語汝言汝於我法中淨修梵行當爲
汝現神足變化汝亦不言爲我現神
足者當修梵行云何善宿如汝意者
謂如來能現神足爲不能現耶我所
說法彼法能得出要盡苦際不耶善
宿白佛言如是世尊如來能現神足
非爲不能所可說法能得出要盡諸
菩際非爲不盡是故善宿我所說法
修梵行者能現神足非爲不能出要
離苦非不能離汝於此法欲何所求
善宿言世尊不能隨時教我我父秘術世
尊盡知悋不教我佛言善宿我頗曾
言汝於我法中修梵行者教汝父術
耶汝頗復言教我父術者當於佛所
修梵行耶答日不也是故善宿我先
無此言汝亦無言今者何故作此語
耶云何善宿汝謂如來能說汝長阿
含經卷第十一第二張臨
[17-0905a]
父秘術爲不能說耶所可說法能得
出要盡苦際不耶善宿報言如來能
說父之秘術非爲不能說法出要能
盡苦際非爲不能佛告善宿若我能
說汝父秘術亦能說法出要離苦汝
於我法中復欲何求又告善宿汝先
於毗舎離跋闍土地無數方便稱歎
如來稱歎正法稱歎衆僧譬如有人
八種稱歎彼清涼池使人好樂一冷
二輕三柔四清五甘六無垢七飮無
饜八便身汝亦如是於毗舎離跋闍土
稱歎如來稱歎正法稱歎衆僧使人信
樂善宿當知今汝退者世間當復有
言善宿比丘多有知識又是世尊所
親亦是世尊弟子不能盡形淨修梵
行捨戒就俗處卑陋行梵志當知我
時備語不順我教捨戒就俗梵志一
時我在猕猴池側法講堂上時有尼
乾子字伽羅樓在彼處止人所宗敬
名稱遠聞多有知識利養備具時善
宿比丘著衣持鉢入毗舎離城乞食
漸漸轉到尼乾子所尒時善宿以深
遠義問尼乾子彼不能答便生瞋長
阿含經卷苐十一苐三張臨
[17-0905b]
恚善宿自念我觸嬈此人將無長夜有
苦惱報耶梵志當知時善宿比丘於
乞食後執持衣鉢來至我所頭面礼
足在一面坐善宿尒時亦不以此緣
告我我語之日愚人汝寧可自稱爲
沙門釋子耶善宿尋報我言世尊何
故稱我爲愚不應自稱爲釋子耶我
告之日愚人汝曾徃至尼乾子所問
深遠義彼不能報便生瞋恚汝時自
念我今觸此尼乾將無長夜有苦惱
報耶汝有是念不善宿白佛言彼是
羅漢何緣乃有此嫉恚心我時答日
愚人羅漢何緣有嫉恚心非我羅漢
有嫉恚心汝今自謂彼是羅漢彼有
七苦行長夜執持何謂七一盡形壽
不著衣裳二盡形壽不飮酒食肉而
不食飯及與麨麪三盡形壽不犯梵
行四盡形壽毗舎離有四石塔東名
憂園塔南名象塔西名多子塔北名
七聚塔盡形不離四塔爲四苦行而
彼後當犯此七苦行巳於毗舎離城
外命終譬如野干疥癩衰病死丘塚
間彼尼乾子亦復如是自爲禁法後
長阿含經卷苐十一苐四張臨
[17-0905c]
盡犯之本自誓言盡形不著衣服後
還著衣本自誓言盡形壽不飮酒噉
肉不食及及麨麪而後盡食本自誓
言不犯梵行而後亦犯本言不越四
塔東憂園塔南象塔西多子塔北七
聚塔今盡違離不復親近彼人自違
此七誓巳出毗舎離城塚間命終佛
告善宿日愚人汝不信我言汝自徃
觀自當知耳佛告梵志一時比丘善
宿著衣持鉢入城乞食乞食巳還出
城於空塚間見尼乾子於彼命終見
巳來至我所頭面礼足在一面坐不
以此事而語我言梵志當知我尒時
語善宿日云何善宿我先所記尼乾
子如我語不對曰如是如世尊言梵
志當知我與善宿現神通證而彼言
世尊不爲我現又一時我在冥寧國
白土之邑時有尼乾子名究羅帝在
白土住人所宗敬名稱遠聞多得利
養時我著衣持鉢入城乞食時善宿
比丘隨我後行見究羅帝尼乾子在
糞堆上伏舐糠糟梵志當知時善宿
比丘見此尼乾子在糞堆上伏舐糠
長阿含經卷第十一苐五張臨
[17-0906a]
糟巳作是念言世間諸有阿羅漢向
阿羅漢道者無有及此此尼乾子其
道最勝所以者何此人苦行乃能如
是除捨憍慢於糞堆上伏舐糠糟梵
志時我右旋告善宿日汝意愚人寧可
自稱爲釋子耶善宿白佛言世尊何
故稱我爲愚不應自稱爲釋子耶佛
告善宿言汝愚人觀此究羅帝蹲糞
堆上伏食糠糟汝見巳作是念諸世
間阿羅漢及向羅漢者此究羅帝最
爲尊上所以者何今此究羅帝乃能
菩行除捨憍慢蹲糞堆上伏舐糠糟
汝有是念不答我言實尒善宿又言何
故世尊於阿羅漢所生嫉妬心佛告
愚人我不於羅漢所生嫉妬心何爲
於羅漢所生嫉妬心汝今愚人謂究
羅帝眞阿羅漢此人却後七日當腹脹命
終生起屍餓鬼中常苦飢餓其命終
後以葦索繫抴於塚間汝若不信者
可先徃語之時善宿卽徃詣究羅帝
所語言彼沙門瞿曇記汝却後七日
當腹脹命終生起屍餓鬼中死巳以
葦索繫抴於塚間善宿復
白長阿含經卷苐十一苐六張

[17-0906b]
汝當省食勿使彼言當也梵志當知
時究羅帝至滿七日腹脹而死卽生
起屍餓鬼中死屍以葦索繫抴於塚
間尒時善宿聞佛語巳屈指計日至
七日巳時善宿比丘卽徃至裸形村
中到巳問其村人日諸賢究羅帝今
何所在報日巳取命終問日何患命
終耶答日腹脹問日云何殯迷答日
以葦索繫抴於塚間梵志時善宿聞
此語巳卽徃塚間欲至未至時彼死
屍並動膝腳忽尒而蹲時彼善宿故
前到死屍所語言究羅帝汝命終耶
死屍答言我巳命終問日汝以何患
命終死屍答言瞿曇記我七日後腹
脹命終我如其言至滿七日腹脹
命終善宿復問汝生何處屍卽報言
彼瞿曇所記當生起屍餓鬼中我今
日生起屍餓鬼中善宿問日汝命終
時云何殯迷屍答日瞿曇所記以葦
索繫抴於塚間實如彼言以葦索繫
抴於塚間時死屍語善宿日汝雖出
家不得善利瞿曇沙門說如此事汝
常不信作是語巳死屍還臥梵志時
善長阿含經卷苐十一苐七張

[17-0906c]
宿比丘來至我所頭面礼足在一面
坐不以此緣語我我尋語日如我所
記究羅帝者實尒以不答日實尒如
世尊言梵志我如是數數爲善宿比
丘現神通證而彼猶言世尊不爲我
現神通佛告梵志我於一時在猕猴
池法講堂上時有梵志名日波梨子
在彼處止人所宗敬名稱遠聞多有
利養於毗舎離大衆之中作如是說
沙門瞿曇自稱智慧我亦智慧沙門
瞿曇自稱神足我亦有神足沙門瞿
曇得超越道我亦得超越道我當與
彼共現神足沙門現一我當現二沙
門現二我當現四沙門現八我現十
六沙門現十六我現三十二沙門現
三十二我現六十四隨彼沙門所現
多少我盡當倍梵志時善宿比丘著
衣持鉢入城乞食見波梨梵志於大
衆中作如是說沙門瞿曇自稱智慧
我亦智慧沙門瞿曇自稱神足我亦
有神足沙門瞿曇得超越道我亦
得超越道我當與彼共現神足沙門
現一我當現二沙門現四我當現八
乃至長阿含經卷苐十一苐八
張臨
[17-0907a]
隨沙門所現多少我盡能倍時善宿
比丘乞食巳來至我所頭面礼一面坐
語我言我於晨朝著衣持鉢入城乞
食時聞毗舎離波梨子於大衆中作
是說言沙門瞿曇有大智慧我亦有
大智慧沙門瞿曇有神足我亦有神
足瞿曇現一我當現二乃至隨瞿曇
所現多少我盡能倍具以此事而來
告我我語善宿言彼波梨子於大衆
中不捨此語不捨此見不捨此慢來
至我所者終無是處若彼作是念我
不捨此語不捨此見不捨此慢而至
沙門瞿曇所者彼頭卽當破爲七分
欲使彼人不捨此語不捨見慢而能
來者無有是處善宿言世尊護口如
來護口佛告善宿汝何故言世尊護
口如來護口善宿言彼波梨子有大
威神有大德力脫當來者將無現世
尊虛耶佛告善宿如來所言頗有二
耶對日無也又告善宿若無二者汝
何故言世尊護口如來護口善宿白
佛言世尊爲自知見彼波梨子爲諸
天來語佛言我亦自知亦諸天來語
長阿含經卷苐十一苐九張臨
[17-0907b]
故知此毗舎離阿由大將身壞命終
生忉利天彼來語我言波梨梵志子
不知羞慙犯戒妄語在毗舎離於大
衆中作如是誹謗言阿由陀大將身
壞命終生起屍鬼中然我實身壞命
終生忉利天波梨子我先自知亦諸
天來語故知佛告愚人善宿汝不信
我言者入毗舎離隨汝唱之我食後
當徃詣波梨梵志子所佛告梵志時
彼善宿過其夜巳著衣持鉢入城乞
食時彼善宿向毗舎離城中衆多婆
羅門沙門梵志具說此言波梨梵志
子於大衆中說如此言沙門瞿曇有
大智慧我亦有大智慧沙門瞿曇有
大威力我亦有大威力沙門瞿曇有
大神足我亦有大神足沙門現一我
當現二乃至沙門隨所現多少我盡
當倍而今沙門瞿曇欲詣彼波梨子
所汝等衆人盡可詣彼時波梨梵志
在道而行善宿見巳速詣其所語言
汝於毗舎離大衆中作如是言沙門
瞿曇有大智慧我亦有大智慧乃至
沙門瞿曇隨所現神足多少我盡當
長阿含經卷苐十一苐十張臨
[17-0907c]
倍瞿曇聞此言今欲來至汝所汝可
速歸報言我當歸耳我當歸耳作此
語巳尋自惶懼衣毛爲豎不還本處
乃詣道頭波梨梵志林中坐繩牀上愁
悶迷乱佛告梵志我於食後與衆多
隷車沙門婆羅門梵志居士詣波梨
子住處就座而坐於彼衆中有梵志
名日遮羅時衆人喚彼遮羅而告之
日汝詣道頭林中語波梨子言今衆
多隷車沙門婆羅門梵志居士盡集
汝林衆共議言梵志波梨於大衆中
自唱此言沙門瞿曇有大智慧我亦
有大智慧乃至瞿曇隨現神足多少
我盡能倍沙門瞿曇故來至汝林中
汝可來看於是遮羅聞衆人語巳卽
詣道頭林語波梨子言彼衆多隷車
沙門婆羅門梵志居士盡集在汝林
衆共議言梵志波梨子於大衆中自
唱此言沙門瞿曇有大智慧我亦有
大智慧乃至沙門瞿曇現神足隨
現多少我盡能倍瞿曇今在彼林中
波梨今者寧可還也尒時波梨梵志
卽報遮羅日當歸當歸作是語巳於
繩長阿含經卷苐十一苐十一張

[17-0908a]
牀上轉側不安尒時繩牀復著其足
彼乃不能得離繩牀况能行步至世
尊所時遮羅語波梨言汝自無智但有空聲爲言當歸當歸尙自不能離此繩牀何
由能得至大衆所呵責波梨子巳卽
還詣大衆所報言我以持衆人聲徃
語波梨子彼報我言當著當歸卽於
繩牀上動轉其身牀卽著足不能得
離彼尙不能離其繩牀何由能得來
到此衆尒時有一頭摩隷車子在衆
中坐卽従座起偏露右臂長跪叉手
白彼衆言大衆小得我今自徃將彼
人來佛言我尒時語頭摩隷車子
言彼人作如是語懷如是見起如是
慢欲使此人來至佛所無有是處頭
摩子正使汝以革繩重繫羣牛共挽
至彼身碎彼終不能捨如是語如是
見如是慢來至我所若不信我言汝徃自知尒
時頭摩隷車子故徃至波梨子所語
波梨子言衆多隷車沙門婆羅門梵
志居士盡集汝林衆共議言梵志波
梨子於大衆中口自唱言沙門瞿曇
有大智慧我亦有長阿含經卷苐十
一苐十二張臨
[17-0908b]
大智慧乃至沙門瞿曇現其神足隨
所現多少我盡能倍瞿曇沙門今在
彼林汝可還歸尒時波梨子卽報言
當歸當歸作是語巳於繩牀上動轉
其身尒時繩牀復著其足彼乃不能
自離繩牀况復行步至世尊所時頭
摩語波梨子言汝自無智但有空聲
爲言當歸當歸尙自不能離此繩牀
何由能得至大衆所頭摩復語波梨
子日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乃徃久
遠有一師子獸王在深林中住師子清
旦初出窟時四向顧望奮迅三吼然
後遊行擇肉而食波梨子彼師子獸
王食巳還林常有一野干隨後食殘氣
力充足便自言彼林帥子竟是何獸
能勝我耶今寧可獨檀一林清旦出
窟四向顧望奮迅三吼然後遊行擇
肉而食耶彼尋獨處一林清旦出窟
奮迅三吼然後遊行欲師子吼作野
干鳴波梨子汝今亦尒蒙佛威恩在
生於世得人供養而今更與如來共
競時頭摩子以偈責數日野干
稱師子自謂爲獸王欲作師子吼長阿
含經卷苐十一苐十三張臨
[17-0908c]
還出野干聲獨處於空林自謂爲獸王
欲作師子吼還出野干聲跪地求穴鼠
穿塚覓死屍欲作師子吼還出野干聲
頭摩子告日汝亦如是蒙佛恩力存生
於世得人供養而今更與如來共競
時彼頭摩子以四種喻面呵責巳還
詣大衆報言我以持衆人聲喚彼梨
子彼報我言當歸當歸卽於繩牀上
動轉其身牀卽著足不能得離彼尙
不能自離繩牀何由能得來到此衆
尒時世尊告頭摩子言我先語汝欲
使此人來至佛所無有是處正使汝
以革繩重繫羣牛共挽至身碎壞彼
終不肯捨如是語如是見慢來至我
所梵志時我卽與彼大衆種種說法
示教利喜於彼衆中三師子吼身昇
虛空還詣本處佛告梵志或有沙門
婆羅門言一切世間梵自在天所造
我問彼言一切世閒實梵自在天所
造耶彼不能報還問我言瞿曇此事
云何我報彼言或有此世間初壞敗
時有餘衆生命盡行盡従光音天命終
乃更生餘空梵處於彼起愛生樂著心
長阿含經卷苐十一苐十四張臨
[17-0909a]
復欲使餘衆生來生此處其餘衆生
命盡行盡復生彼處時彼衆生自作
是念我今是大梵王忽然而有無作
我者我能盡逵諸義所趣於千世界
最得自在能作能化微妙第一爲人
父母我先至此獨一無侣由我力故
有此衆生我作此衆生彼餘衆生亦
復順従稱爲梵王忽然而有盡逵諸義
於千世界最得自在能作能化微妙
第一爲人父母先有是一後有我等
此大梵王化作我等此諸衆生隨彼
壽終來生此間其漸長大剃除鬘髮
服三法衣出家爲道彼入定意三昧
隨三昧心憶本所生彼作是語此大
梵天忽然而有無有作者盡達諸義
於千世界最得自在能作能化微妙
第一爲人父母彼大梵天常住不移
無變易法我等梵天所化是以無常
不得久住爲變易法如是梵志彼沙
門婆羅門以此緣故各言彼梵自在
天造此世界梵志造此世界者非彼
所及唯佛能知又過此事佛亦盡知
雖知不著苦集滅味過出要如實長
阿含經卷苐十一苐十三張臨
[17-0909b]
知之以平等觀無餘解脫名日如來
佛告梵志或有沙門婆羅門作是言
戲笑懈怠是衆生始我語彼言云何
汝等實言戲笑懈怠是衆生始耶彼
不能報逆問我言瞿曇此事云何時
我報言或有光音衆生喜戲笑懈怠
身壞命終來生此間漸漸長大剃除
髮服三法衣出家修道便入心定
三昧以三昧力識本所生便作是言
彼餘衆生不喜戲笑常在彼處永住
不變由我等數喜戲笑致此無常爲
變易法如是梵志彼沙門婆羅門以
是緣故言戲笑是衆生始如是佛盡
知之過是亦知知而不著巳不著苦
集滅味過出要如實知之巳平等觀
無餘解脫名日如來佛告梵志或有
沙門婆羅門言失意是衆生始我語
彼言汝等實言失意是衆生始耶彼
不知報還問我言瞿曇此事云何我
語彼言或有衆生展轉相看巳便失
意由是命終來生此間漸漸長大剃
除鬚髮服三法衣出家修道便入心
定三昧以三昧力識本所生便作是
長阿含經卷苐十一苐十六張臨
[17-0909c]
言如彼衆生以不展轉相看不失意故
常住不變我等於彼數數相看巳便
失意致此無常爲變易法如是梵志
彼沙門婆羅門以是緣故言失意是
衆生始如此唯佛知之過是亦知知
巳不著苦集滅味過出要如實知之
知巳平等觀無餘解脫故名如來佛
告梵志或有沙門婆羅門言我無因而
出我語彼言汝等實言本無因出耶
彼不能報逆來問我我時報日或有
衆生無想无知若彼衆生起想則便
命終來生此間漸漸長大剃除鬚髮
服三法衣出家修道便入心定三昧
以三昧力識本所生便作是言我本
無有今忽然有此世間本無今有此
實餘虛如是梵志沙門婆羅門以此
緣故言無因出唯佛知之過是亦知
巳不著苦集滅味過出要如實知
之巳平等觀無餘解脫故名如來佛
告梵志我所說如是或有沙門婆羅
門於屛處誹謗我言沙門瞿曇自稱
弟子入淨解脫成就淨行彼知清淨
不遍知淨然我不作是說我第子長
阿含經卷苐十一苐十七張臨
[17-0910a]
入淨解脫成就淨行彼知清淨不遍
知淨梵志我自言我弟子入淨解脫
成就淨行彼知清淨一切
遍淨是時梵志白佛言彼不得善利
毁謗沙門瞿曇言沙門自言我第子
入淨解脫成就淨行彼知清淨不遍
知淨然世尊不作是語世尊自言我
弟子入淨解脫成就淨行彼知清淨
一切遍淨又白佛言我亦當入此淨
解脫成就淨行一切遍知佛告梵志
汝欲入者甚爲難也汝見異忍異行
異欲依餘見入淨解脫者難可得也
但使汝好樂佛心不斷絕者則於長
夜常得安樂尒時房伽婆梵志聞佛
所說
歡喜奉行佛說長阿含第二分善生
經第十二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羅閱
祗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衆千二百
五十人俱尒時世尊時到著衣持
鉢入城乞食時羅閱祗城內有長者
子名日善生清旦出城詣園遊觀初
沐浴訖舉身皆濕向諸方礼東西南
北上下諸方皆悉周遍尒時世尊見
長者善生長阿含經卷苐十一苐
十八張臨
[17-0910b]
詣園遊觀初沐浴訖舉身皆濕向諸
方礼世尊見巳卽詣其所告善生言
汝以何緣清旦出城於園林中舉身
皆濕向諸方礼尒時善生白佛
言我父臨命終時辵勅我言汝欲礼
者當先礼東方南方西方北方上方下
方我奉承父教不敢違皆故澡浴訖先
叉手東面向東方礼南西北方上下
諸方皆悉周遍尒時世尊告善生日
長者子有此方名耳非爲不有然我
賢聖法中非礼此六方以爲恭敬善
生白佛言唯願世尊善爲我說賢聖
法中礼六方法佛告長者子諦聽諦
聽善思念之當爲汝說善生對日唯
然願樂欲聞佛告善生若長者長者
子知四結業不於四處而作惡行又
復能知六損財業是謂善生長者長
者子離四惡行礼敬六方今世亦善
後獲善報今世根基後世根基於現
法中智者所稱獲世一果身壞命終
生天善處善生當知四結行者一者
殺生二者盜竊三者婬逸四者妄語
是四結行云何爲四處一者欲二者
恚三長阿含經卷苐十一苐十九
張臨
[17-0910c]
者怖四者癡若長者長者子於此四
處而作惡者則有損耗佛說是巳復
作頌曰
欲瞋及怖癡有此四法者名譽曰損減
如月向于晦
佛告善生若長者長者子於此四處
不爲惡者則有增益尒時世尊重作
頌曰
於欲恚怖癡不爲惡行者名譽日増廣
如月向上滿
佛告善生六損財業者一者耽湎於
酒二者慱戲三者放蕩四者迷於伎
樂五者惡友相得六者懈墯是爲六
損財業善生若長者長者子解知四
結行不於四處而爲惡行復知六損
財業是爲善生於四處得離供養六
方今善後善今世根基後世根基於
現法中智者所譽獲世一果身壞命
終生天善處善生當知飮酒有六失
一者失財二者生病三者鬪諍四者
惡名流布五者恚怒暴身六者智慧
日損善生若彼長者長張子飮酒不
巳其家産業日日損減善生愽戲有
長阿含經卷苐十一苐二十張臨
[17-0911a]
六失云何爲六一者財産日耗二者
雖勝生怨三者智者所責四者人不
敬信五者爲人踈外六者生盜竊心
善生是爲愽戲六失若長者長者子
愽戲不巳其家産業日日損減放蕩
有六失一者不自護身二者不護財
貨三者不護子孫四者常自驚懼五
者諸苦惡法常自緾身六者喜生虛
妄是爲放蕩六失若長者長者子放
蕩不巳其家財産日日損減善生迷
於伎樂復有六失一者求歌二者求
舞三者求琴瑟四者波內早五者多
羅槃六者首呵那是爲伎樂六失若
長者長者子伎樂不巳其家財産日
日損減惡友相得復有六失一者方
便生欺二者好喜屛處三者誘他家
人四者啚謀他物五者財利自向六
者好發他過是爲惡友六失若長者
長者子習惡友不巳其家財産日日
損減懈墯有六失一者富樂不肯作
務二者貧窮不肯勤修三者寒時不
肯勤修四者熱時不肯勤修五者時
早不肯勤修六者時晩不肯勤修是
長阿含經卷苐十一第二十一張臨
[17-0911b]
爲懈墯六失若長者長者子懈墯不巳
其家財業日日損減佛說是巳復作
頌日迷
惑於酒者還有酒佯黨財産正集聚隨
巳復散盡飮酒無節度常喜歌舞戲晝
則遊他家因此自陷墜隨惡友不改誹
謗出家人邪見世所嗤行穢人所黜好
惡著外色但論勝負事親要無返復行
穢人所黜爲酒所葉迷貧窮不自量輕
財好奢用破家致禍患擲愽羣飮酒共
伺他婬女翫習卑鄙行如月向於晦行
惡能受惡與惡友同事今世及後世終
始無所獲晝則好睡眠夜覺多怖望獨
昏無善友不能修家務朝夕不肯作寒
暑復懈墯所爲事不究亦復毁成功若
不計寒暑朝夕勤修務事業無不成至
終無憂患佛
告善生有四怨如親汝當覺知何謂
爲四一者畏伏二者美言三者敬順
四者惡友佛告善生畏伏有四事云
何爲四一者先與後奪二者與少望
多三者畏故强親四者爲利故親是
爲畏伏四事佛告善生美言親復長
阿含經卷苐十一苐二十二張臨
[17-0911c]
有四事云何爲四一者善惡斯順二
者有難捨離三者外有善來密止之
四者見有危事便排濟之是爲美言
親四事敬順親復有四事云何爲四
一者先誑二者後誑三者現誑四者
見有小過便加杖之是爲敬順親四
事惡友親復有四事云何爲四一者
飮酒時爲友二者愽戲時爲友三者
婬逸時爲友四者歌舞時爲友是爲
惡友親四事世尊說此巳復作頌日
畏伏而强親美言親亦尒敬順虛誑親
惡友爲惡親此親不可恃智者當覺知
冝速遠離之如避于嶮道
佛告善生有四親可親多所饒益爲
人救護云何爲四一者止非二者慈
愍三者利人四者同事是爲四親可
親多所饒益爲人救護當親近之善
生彼止非有四事多所饒益爲人救
護云何爲四一者見人爲惡則能遮
止二者示人正直三者慈心愍念四
者示人天路是爲四止非多所饒益
爲人救護復次慈愍有四事一者見
利代喜二者見惡代憂三者稱譽人
長阿含經卷苐十一苐二十三張臨
[17-0912a]
德四者見人說惡便能抑制是爲四
慈愍多所饒益爲人救護利益有四
云何爲四一者護彼不令放逸二者
護彼放逸失財三者護彼使不恐怖
四者屛相教誡是爲四利人多所饒
益爲人救護同事有四去何爲四一
者爲彼不惜身命二者爲彼不惜財
寶三者爲彼濟其恐怖四者爲彼屛
相教誡是爲四同事多所饒益爲人
救護世尊說是巳復作頌日
制非防惡親慈愍在他親利人益彼親
同事齊巳親此親乃可親智者所附近
親中無等親如慈母親子若欲親可親
當親堅固親親者戒具足如火光照人
佛告善生當知六方云何爲六方父
母爲東方師長爲南方妻婦爲西方
親黨爲北方僮僕爲下方沙門婆羅
門諸高行者爲上方善生未爲人子
當以五事敬順父母云何爲五一者
供奉能使無乏二者凡有所爲先白
父母三者父母所爲恭順不逆四者
父母正令不敢違背五者不斷父母
所爲正業善生夫爲人子當以此五
長阿含經卷苐十一苐二十四張臨
[17-0912b]
事敬順父母父母復以五事敬親其
子云何爲五一者制子不聽爲惡二
者指授示其善處二者慈愛入骨徹
髓四者爲子求善婚娶五者隨時供
給所湏善生子於父母敬順恭奉則
彼方安隱無有憂畏善生弟子敬奉
師長復有五事云何爲五一者給侍
所湏二者礼敬供養三者尊重戴仰
四者師有教勅敬順無違五者従師
聞法善持不忘善生夫爲弟子當以
此五法敬事師長師長復以五事敬
視弟子云何爲五一者順法調御二
者誨其未聞二者隨其所問令善解
義四者示其善友五者盡以所知誨
授不悋善生弟子於師長敬順恭奉
則彼方安隱無有憂畏善生夫之敬
妻亦有五事云何爲五一者相待以
礼二者威嚴不*三者衣食隨時四
者莊嚴以時五者委付家內善生夫
以此五事敬待於妻妻復以五事恭
敬於夫云何爲五一者先起二者後
坐三者和言四者敬順五者先意承
旨善生是爲夫之於妻敬待如是則
長阿含經卷苐十一苐二十五張臨
[17-0912c]
彼方安隱無有憂畏善生夫爲人者
當以五事親敬親族云何爲五一者
給施二者善言三者利益四者同利
五者不欺善生是爲五事親敬親族
親族亦以五事親敬於人云何爲五
一者護放逸二者護放逸失財三者
護恐怖者四者屛相教誡五者常相
稱歎善生如是敬視親族則彼方安
隱無有憂畏善生主於僮使以五事
教授云何爲五一者隨能使役二者
飮食隨時三者賜勞隨時四者病與
醫藥五者縦其休假善生是爲五事
教授僮使僮使復以五事奉事其主
云何爲五一者早起二者爲事周密
三者不與不取四者作務以次五者
稱揚主名是爲主待僮使則彼方安
隱無有憂畏善生檀越當以五事供
奉沙門婆羅門云何爲五一者身行
慈二者口行慈三者意行慈四者以
時施五者門不制止善生若檀越以
此五事供奉沙門婆羅門沙門婆羅
門當復以六事而教授之云何爲六
一者防護不令爲惡二者指授善處
長阿含經卷苐十一苐二十六張臨
[17-0913a]
三者教懷善心四者使未聞者聞五
者巳聞能使善解六者開示天路善
生如是檀越恭奉沙門婆羅門則彼
方安隱無有憂畏世尊說巳重說
偈日
父母爲東方師長名南方妻婦爲西方
親族爲北方僮僕爲下方沙門爲上方
諸有長者子礼敬於諸方敬順不失時
死皆得生天惠施及軟言利人多所益
同利等彼巳所有與人共此四多負荷
任重如車輪世間無此四則無有孝養
此法在世間智者所撰擇行則獲大果
名稱遠流布嚴飾於牀座供設上飮食
供給所當得名稱遠流布親舊不相辵
示以利益事上下常和同於此得善譽
先當習伎藝然後獲財業財業旣巳具
冝當自守護出財未至奢當撰擇前人
欺誑觝突者寧乞未舉與積財従小起
如蜂集衆花財寶日滋息至終無損耗
一食知止足二修業勿怠三當先儲積
以擬於空乏四耕田商賈澤地而置牧
五當起塔廟六立僧房舎在家勤六業
善修勿失時如是修業者則家無損減
長阿含經卷苐十一苐三七張臨
[17-0913b]
財寶日滋長如海呑衆流
尒時善生白世尊言甚善世尊實過
本望踰我父教能使覆者得仰閉者
得開迷者得悟冥室燃燈有目得視
如來所說亦復如是以無數方便開
悟愚冥現清白法所以者何佛爲如
來至眞等正覺故能開示爲世明導今
我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唯願世尊
聽我於正法中爲憂婆塞自今日始
盡形壽不殺不盜不婬不欺不飮酒
尒時善生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一
癸邜歲高麗國大藏都監奉
勅雕造
長阿含經卷苐十一苐二十八張臨
[17-0913c]
[17-091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