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士科

隋代以后各封建王朝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始于隋炀帝大业中,兴盛于唐贞观、永徽之际。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至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 一直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考试。之后,转归礼部。考试内容,唐初试时务策、帖经。高宗调露二年(公元680年), 刘思立为考功员外郎,始加试杂文。其后,进士经常要试诗赋各一篇,时务策五道。进士试诗赋之制,始于玄宗天宝年间,其后或改为箴、论、表、赞,或仍试诗赋。考中进士,须再通过吏部考试,考试及格,方能正式作官;或在地方长官下当幕僚,经地方长官推荐,再正式任命为官。唐代进士科注重诗赋,专尚文辞,故人称之为辞科,颇受时人重视。缙绅虽地位显赫,不得进士,终不为美。所以求进士出身的人很多,五十岁以下能中者很少,亦有老死文场者。宋代以后,其它科目多仅存虚名,进士科成为科举制中的唯一科目。

内容推荐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