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寺

官署合称。寺之长为卿,故九寺又称九卿。秦汉通常以奉常(太常)、郎中令(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大鸿胪)、宗正、治粟内史(大司农)、少府为九卿,实即中央各行政机关的总称。从汉代起,又设尚书分曹治事,后职权益重,至隋唐时演变为六部。六部、九卿分理政务和事务,同为中央政权机关的组成部分。刘宋、肖齐和肖梁初年无九卿之名。梁武帝天监七年(公元508年)有十三卿之设:以太常、宗正、司农三卿为春卿;太府、少府、太仆三卿为夏卿;卫尉、廷尉、大匠为秋卿;光禄、鸿胪、太舟为冬卿。陈承梁制。北朝将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列为九寺。隋唐因之。各寺主要职能如下: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光禄寺掌酒醴、膳羞之事;卫尉寺于北朝掌禁卫甲兵,隋唐时则掌器械文物之事;宗正寺掌皇帝族亲属籍;太仆寺掌厩牧、车舆之事;大理寺掌折狱详刑之事;鸿胪寺掌宾客及凶仪之事;司农寺掌仓储委积之事;太府寺掌财货、廪藏、贸易之事。各寺长官为卿,下有少卿、丞、主簿、录事等官。各寺下辖若干署或类似机构,分理各项事务。各寺废置历代不一。其中太常、太仆、光禄、大理、鸿胪等寺历代沿置,清末废。宗正寺至明朝改称宗人令,清朝称宗令,清末废。少府寺于元朝废省,明初虽一度复设,旋仍归并工部,清代则归内务府。司农寺于明初废除,其职掌并入户部。卫尉寺亦废于明朝。

内容推荐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