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日,于慎行(1545—1607)卒。

公元1607年 十一月
  二十三日,于慎行(1545—1607)卒。

《明史•神宗本纪二》:“十一月壬子,于慎行卒。”《明史•于慎行传》:“于慎行,字无垢,东阿人。年十七,举于乡……隆庆二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由侍讲学士礼部侍郎。转左,改吏部,掌詹事府。寻迁礼部尚书……加太子少保东阁学士,入参机务……赠太子太保,谥文定……慎行学有原委,贯穿百家。神宗时,词馆中以慎行及临朐冯琦文学为一时冠。”明通鉴卷七三:“十一月,壬子,学士于慎行卒。慎行奉召就道,已得疾;及至京师,廷谢拜起不如仪,上疏请罪,归卧于家。遂草遗疏,请上‘亲大臣,录遗逸,补言官。’数日卒。”有《谷城山馆文集》四十二卷、《谷城山馆诗集》二十卷、《读史漫录》十四卷、《谷山笔塵》十八卷传世。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中《于阁学慎行》:“公于诗文,舂容弘丽,一时推大手笔……公生当庆、历之世,又为历下之乡人,其所论著,皆箴历下之膏肓,对病而发药。夫为大雅,卓尔不群,其是之谓乎!近代馆阁,莫盛于戊辰,公与云社李本宁,才名相并,以诗言之,则大泌膛乎其后矣。”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一五《于慎行》:“于慎行,字可远,更字无垢,东阿人。隆庆戊辰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修撰侍讲、左谕德侍读学士,升礼部侍郎,改吏部,拜礼部尚书,入直东阁。卒,赠太子太保,谥文定。有《谷城山房集》东阿格律和平,当正声微茫之时,能为是调,即以诗高选,亦堪作相。”《四库总目提要》卷九〇著录于慎行《读史漫录》十四卷,同书卷一二五又著录其《笔塵》十八卷,同书卷一七二又著录其《谷城山馆诗集》二十卷:“明于慎行撰。慎行有《读史漫录》,已著录。慎行与李攀龙为乡人,而不沿历城之学。其论古乐府曰:‘唐人不为古乐府,是知古乐府也,不效其体而特假其名以达所欲言。近世一二名家,至乃逐句形模,以追遗响,则唐人所吐弃矣。’其论五言古诗曰:‘魏晋之于五言,岂非神化,学之则迂矣。何者?意象空洞,朴而不敢琱;轨途整严,制而不敢骋。少则难变,多则易穷,若原本性灵,极命物态,洪纤明灭,毕究精蕴,唐讵无五言古诗哉!’其生平宗旨,可以概见。然其诗典雅和平,自饶清韵,又不似竟陵公安之学,务反前规,横开旁径,逞聪明而俪古法。其矫枉而不过直,抑尤难也。”同书卷一七八又著录其《谷城山馆文集》四十二卷:“此集乃所作杂文也。明中叶以后,文格日卑,学浅者蹈故守常,才高者破律坏度。慎行之文,虽不涉吊诡之习,至于精心结构,灏气流行,终未能与唐顺之王慎中归有光等并据坛坫,故录其诗集,而文集则附存目焉。”陈田《明诗纪事》庚签卷八选于慎行诗十首,有按语云:“东阿论诗,洞达古今流变。《谷城山馆集》,音调谐畅,沨沨乎朱弦大雅之音。万历中叶以后,朝政不纲,上下隔绝,矿税横征,缙绅树党,亡国之象,已兆于斯。而公安竟陵之苦音侧调应之,声音之道与政通应如桴鼓。东阿爰立,未即登朝,遽尔凋谢,所谓‘人之云亡,邦国殄瘁’,不独为诗运伤之也!”
内容推荐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