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黄腔在本年前后开始形成。

公元1563年 本年
宜黄腔在本年前后开始形成。

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至嘉靖而弋阳调绝,变为乐平,为徽青阳。我宜黄谭大司马纶闻而恶之,自喜得治兵于浙,以浙人归范其乡子弟,能为海盐声。”又郑仲夔《冷赏》卷四《声歌》:“宜黄谭(大)司马纶,殚心经济,兼好声歌。凡梨园度曲皆亲为教演,务穷其妙,旧腔一变为新调。至今宜黄子弟咸尸祝谭公惟谨,若香火云。”叶德均《戏曲小说丛考•明代南戏五大腔调及其支流》就上两段文字解释说:“这种新调就是宜黄腔。谭纶是嘉靖间和戚继光共同抵抗倭寇侵略的将领。据谭纶生平事迹推知,他从浙江宜黄‘以浙人归范其乡子弟’,约在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二年间(1561一1563),也就是宜黄腔创始的年代。谭纶把唱海盐腔的伶人带到故乡宜黄去,是由于他厌恶流行的乐平徽州等通俗戏曲,而爱好清柔婉折的海盐腔,而海盐腔也正适合官僚们的兴味。他主观上虽是为了声色之娱,但客观上对宜黄腔戏曲的形成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宜黄腔虽是源于海盐腔,但经过宜黄子弟传唱,就会和原有海盐腔有出入。而早在江西本省流行的弋阳腔,乐平腔和它也不可能完全绝缘。”按,汤显祖牡丹亭等即是供宜黄演员演唱的脚本。
内容推荐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