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瑄卒,年七十六。

公元1464年 六月
薛瑄卒,年七十六。

杨鹤《薛文清公年谱》:“八年甲申,先生七十六岁,在里。夏六月十五日,先生卒。先生平日削所奏疏,稿皆不存。是日,忽检旧书及《读书二录》,诗文诸集束置案上。为诗日:‘土炕羊褥纸屏风,睡觉东窗日影红。七十六年无一事,此心惟觉性天通。’写毕,粘壁间,忽遘疾。弥留,衣冠危坐于正寝,精神不乱,悠然而逝。适暴雷震屋,白气上升薄天。”《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十“天顺八年冬十月甲申(初四)":“致仕礼部侍郎翰林院学士薛瑄卒。……家居八年,至是卒,年七十三。讣闻,遣官谕祭,命有司营葬事,赐谥文清。所著有读书录《河汾集》行于世。瑄志学甚笃,趋向甚正,践履平实,不为伪言华貌,其事亲孝,其教人词气恳款,终日无惰容。出其门者颇众。其居官持法不挠。事有便于民,不顾利害为之。卒后,往往有建请从祀者,下翰林议。学士刘定之议谓:‘瑄直躬慕古,谈道淑徒。进不附丽,退不慕恋,允为一代名臣。然论其于朱熹之道,所得尚未若黄斡、辅广之亲承微言,金履祥许谦之推衍绪论,而遽言从祀,恐建言者非愚则谀。’一时公论,谓所议允当云。”〔按,瑄致仕时,年已六十九,家居八年卒,当为七十六。卒日当以《年谱》为准]张鼎《敬轩文集序》:“布帛之文,菽粟之味,朱子尝以是而赞程子矣。布帛可以常衣,菽粟可以常食,圣贤著述立言,亦犹是也。舍此则奇怪隐僻,不经于世,若左氏浮夸,庄周荒唐,是已君子所不与焉。先师敬轩薛先生,有见于此,故其著述立言,浅近平易,使人易知,岂奇怪隐僻、不经于世者所可拟哉?……其诗文平易,冲澹浑成,不假雕刻,诚所谓布帛菽粟,切于民生日用而不可缺者也。”《明诗综》卷二一《薛瑄》:“蒋仲舒云,文清以理学名,其诗则非宋调。”《静志居诗话》卷六《薛瑄》:“文清读书录专以宋儒为师,其诗有云:‘吾意六籍外,尚多古人书。一朝秦焰烈,焚荡无遗余。掇拾煨烬者,补缀诚区区。讹阙固已多,尽信宁非愚?独有群圣心,昭哉难翳如。多谢宋诸老,万世开迷涂。’宜于诗亦宗《击壤》矣。而集中五言醇雅,有陶、孟、韦、柳之风。予尝谓:宋之晦庵,明之敬轩,其诗皆不堕宋人理趣,未见有碍于讲学,又何苦而必师《击壤》派也。”四库提要卷一七O:“考自北宋以来,儒者率不留意于文章。如邵子《击壤集》之类,道学家谓之正宗,诗家究谓之别派。相沿至庄昶之流,遂以‘太极圈儿大,先生帽子高’、‘送我两包陈福建,还他一匹好南京’等句,命为风雅嫡脉,虽高自位置,递相提唱,究不足以厌服人心。刘克庄集有《吴恕斋文集序》,日:‘近世贵理学而贱诗赋,间有篇咏率是语录讲义之押韵者耳。’则宋人已自厌之矣。明代醇儒,瑄为第一,而其文章雅正,具有典型,绝不以俚词破格。其诗如《玩一斋》之类,亦间涉理路,而大致冲澹高秀,吐言天拔,往往有陶、韦之风。盖有德有言,瑄足当之。然后知徒以明理载道为词,常谈鄙语无不可以入文者,究为以大言文固陋,非笃论也。”《明诗纪事》乙签卷一二《薛瑄》陈田按:“文清古体淡远,律体雄阔,绝句极有风韵,非一时讲声律者所能及。”
内容推荐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