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恢(1182—1268)卒,年八十七。

公元1268年 本年
包恢(1182—1268)卒,年八十七。

恢字宏父,一字道夫,号宏斋,建昌南城人。嘉定十三年进士,调金溪主簿。历知台州隆兴府兼江西运使,改湖南运使。景定初,召为枢密都承旨侍讲,权礼部侍郎,拜大理卿,迁中书舍人。四年,出知平江府兼运使。移知绍兴府。度宗即位,召为刑部尚书,咸淳二年,签书枢密院事。三年,致仕。卒赠少保,谥文肃。事迹见方回《读包宏翁敝帚集跋》宋史卷四二一本传。尝自编《敝帚稿略》,自识云:“畴昔虽或有斐然妄发,未尝留稿。中间有亲友见之,不忍弃,为之收拾类聚,因而成编,遂有误传录以去者,于是不能掩其恶而匿其丑。予每病之,乃就其间选其彼善于此者,姑别存之,名曰《敝帚稿略》。”原集已佚。清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辑为《敝帚稿略》八卷,有《四库全书》本、清抄本等。刘壎隐居通议卷一七:“枢密宏斋先生包公道夫恢,以学问为时师表,固不以文字名也。平生为人作丰碑巨刻,每下笔辄汪洋放肆,根据义理,娓娓不穷。盖其学力深厚,不可涯涘。独于予故人范君去非一墓志,简洁清俊,足以写去非之平生,无泛语,无谀词,岂韩退之志宗师即学樊体意耶?去非为人清俊洒落,其文章亦然,而包公此志极称之。去非得此力足以自慰于九原矣。”四库提要卷一六三:“恢平生不以文名,史传亦绝不及其著作,唯元刘壎隐居通议有云:‘恢以学、文为时师表,平生为人作丰碑巨刻,每下笔辄汪洋放肆,根据义理,娓娓不穷。盖其学力深厚,不可涯涘’云云,独推重之甚至。今观所作,大都疏通畅达,沛然有余。其奏劄诸篇,亦剀切详明,得敷奏之体。虽附合权奸,不免负其所学,置其人而论其文,固亦不失为儒者之言矣。”
内容推荐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