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

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第二次论战。1920年10月,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家、资产阶级政治理论家、基尔特社会主义者罗素来华讲学。张东荪、梁启超等借罗素讲学之机,宣扬社会改良主义,攻击马克思主义,因而发生了这次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罗素打着改造社会、拥护社会主义的旗号,在中国各地大讲所谓“社会哲学”和“基尔特社会主义”,企图以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代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梁启超、张东荪等人,也追随罗素大谈其基尔特社会主义。他们诬蔑马克思主义不适合中国的国情,诬蔑中国劳动人民没有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愿望。他们说中国根本没有阶级,为了避免欧洲资本主义的弊端,中国将来只能走“基尔特社会主义”的道路。罗素一方面鼓吹“基尔特社会主义”,一方面极力攻击苏维埃俄国,反对共产主义,并劝说中国人“发展实业”, “振兴教育”, “实行贤人政治”。罗素到中国后没有多久, 《新青年》第八卷第四号(1920年12月)就发表了《关于社会主义的讨论》等文,给罗素和他的追随者梁启超、张东荪以有力驳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根据欧美各国无产阶级的贫困地位和中国无产阶级的“非人生活”,彻底揭露了“基尔特社会主义”者否认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谬论,坚持中国必须走科学社会主义的道路。他们正确地指出,在中国这样的半殖民地国家,要想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是不可能的;基尔特社会主义者口口声声咒骂共产主义为奴隶制度,但按照“基尔特社会主义”者的主张,无产阶级只能永远作资本家的奴隶。陈独秀公开质向罗素,要他声明他是否讲错了,免得贻误中国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先进的知识分子反对罗素、梁启超、张东荪等人的斗争,一直延续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通过这次论战,粉碎了资产阶级在政治思想领域的进攻,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阵地,进一步坚定了马克思主义者与工人群众相结合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进一步创造了条件。

内容推荐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