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年十八,尝游江南,多有诗作。

公元807年 本年
李贺年十八,尝游江南,多有诗作。

朱自清《李贺年谱》:“集中咏南中风土者颇多,其中固有乐府旧题者。然读其诗,若非曾经身历,当不能如彼之亲切眷念。如《追和柳恽》《大堤曲》《蜀国弦》《苏小小墓》《湘妃》《黄头郎》《湖中曲》《罗浮山人与葛篇》《宫娃歌》《画角东城》《钓鱼诗》《安乐宫》《石城晓》《巫山高》《江南弄》《贝宫夫人》《江楼曲》《莫愁曲》等,踪迹皆在吴楚之间。意贺入京之先,尝往依其十四兄,故得饱领江南风色也。”【追和柳恽刘辰翁《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明刻本)卷一:“甚不草草,就用柳恽句意,颇跌宕,景语亦近自然。”姚文燮《昌谷集注》(顺治刻本)卷一评:“贺盖慕江南风景,而羡恽之抽簪早归,放怀自然,故追和之也。樝香粉蝶,美酒瑶琴,水阁临流,时通芳讯,以视今日之红尘鹿鹿者何如耶?”方世举《李长吉诗集批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卷一:“此亦借以感归之寂寞,但不得追和柳恽者何义?”《黎二樵批点黄陶庵评本李长吉集》(光绪叶衍兰写刻朱墨套印本)黎简批:“起处兴会好,不减‘亭皋木叶,陇首秋云’。愚意结句不是谢寄书,乃写归后夫妇之乐,看上文琴酒意可知。”【大堤曲】《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卷一:“甚言时景之不留,而有愿见之思,有微憾之意。”昌谷集卷一曾益评:“此言当垆者之情思。”明于嘉刻本《李长吉诗集》无名氏评:“‘教与’二字,写尽娇小。别多会少,难见易老,四语尽之,不忍多读。”《昌谷集注》卷一评:“此怀楚游之友,而寄此以讽之也。”【蜀国弦】《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卷一:“乍看浑未喻《蜀国弦》,但觉别是一段情绪,自不必语辞也。弦之悲,何以易此。”《徐董评注李长吉诗集》(光绪董氏丛书本)董懋策云:“篇中全不及弦,而字字是弦。”明于嘉刻本《李长吉诗集》无名氏评:“此篇全写神理。”陈本礼《协律钩玄》(嘉庆裛露轩刻本)卷一:“‘不忍’字妙。以蜀山之高,瞿塘之深,可谓险矣,然钟情所在,虽逾险涉深,亦所不顾者,不忍也。又董伯英评:蜀道虽难,亦非有心人之所畏也。题外另写出一段情至语,洵微诘曲之思。”【苏小小墓】《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卷一:“参差苦涩,无限惨黯,若无同心语,亦不为到。此苏小小墓也,妖丽闪烁间意,固不欲其近洛神赋耳。古今鬼语无此惨淡尽情。本于乐章,而以近体变化之,故奇涩不厌。‘冷翠烛,劳光彩’,似夫人西陵,语括《山鬼》,更佳。”昌谷集卷一曾益:“西陵之下,与欢相期之处也,则维风雨之相吹,尚何影响之可见哉。平昔之所为,无复可睹,触目之所睹,靡不增悲。凄凉、楚惋之中,寓妖艳幽涩之态,此所以为苏小小墓也。”明于嘉刻本《李长吉诗集》无名氏评:“仙才、鬼语、妙手、灵心。……试以夜阑人静时,将此诗吟至百遍,若无风裳水佩之人,徘徊隐见于前,吾不信也。”《黎二樵批点黄陶庵评本李长吉集》黎简批:“通首幽奇光怪,只纳入结句三字,冷极,鬼极。诗到此境,亦奇极无奇者矣。”【黄头郎】《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卷一:“不当深而深,眼前物晓,不得苦思。”明于嘉刻本《李长吉诗集》无名氏评:“此章情致俱到。”【罗浮山人与葛篇】《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卷一:“贺虽苦语,情固不浅,又极明快,体嫩。”《黎二樵批点黄陶庵评本李长吉集》黎简批:“玩诗意,言山人与我葛,我想其出处毒热,故习织。工妙如此,亦思裁为己衣,然物妙如是,非吴娥不称相烦,故嘱其莫辞刀涩也。”【宫娃歌】《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卷一:“意到语尽,无复余怨矣。哀怨竭尽,丽语犹可及,深情难自道也。”《协律钩玄》卷二:“此长吉迨有感于仕奉礼日而赋此,然美女怀春,志士悲秋,不得承恩宠,惟求放遣,实有同情。”明于嘉刻本《李长吉诗集》、无名氏评:“此篇大抵述吴女怨旷愿去之意。”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