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船政局

一名马尾船政局。清末最大的新式造船厂。1866年(同治五年)左宗棠奏准设立于福州马尾山。由铁厂、船厂、学堂(称马尾船政学堂或福州船政学堂)三部分组成。雇佣工人一千七百名到二千名(1894年)。创办费四十七万两,经常费开始由闽海关拨银五万两, 自1873年起(同治十二年)由茶税项下拨银二万两。1869年(同治八年)造成第一艘轮船“万年青号”。技术初由法人日意格、德克碑主持,二人均于1874年(同治十三年)合同期满解聘。前此共造木质兵、商船十五艘。此后局务则完全由中国人主持。1875年(光绪元年)船政学堂所派留学英法人员学成回国,制造、驾驶均能独立掌握。至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造成十九艘船舰,其中除四艘木质兵轮外,均为纲甲、铁胁舰船。所产船舰供军需民用。当时广东、福建、南洋和北洋四支水师的八十八艘舰只进口者四十六艘, 自制四十二艘,其中三十二艘为该局所制,占自制舰只的百分之七十一。1884年(光绪十年)中法马尾海战中遭到严重破坏,战后修复恢复了生产。至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共造成各种船舶四十艘。船政学堂分英文、法文二部。下设海军、工程、航海实习、造船、设计、艺徒等科,培养了诸如邓世昌、林永升、严复、刘步蟾、林泰曾等著名海军人才。该局于民国成立后改称海军造船所。抗日战争期间,遭到严重破坏。战后国民党政府接收,解放后成为新中国的造船企业。

内容推荐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