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氏友人宗炳《明佛论》也恰可与之相印证。

公元423年 本年
谢氏友人宗炳《明佛论》也恰可与之相印证。

宗炳说:“夫生之起也,皆由情兆,令男女构精万物化生者,皆精由情构矣。情构于已而则百众神受,身大似知,情为生本矣。若五帝三后,虽超情穷神,然无理不类,苟昔缘所会,亦必循俯入精化,相与顺生而敷万族矣。况今以情贯神,一身死坏安得不复受一身生死无量乎?识能澄不灭之本,禀日损之学,损之又损,必至无为无欲,欲情唯神独照,则无当于生矣,无生则无身,无身而有神,法身之谓也……人之神理有类于此,伪有累神成精粗之识,识附于神,故虽死不灭,渐之以空,必将习渐至尽而穷本神矣,泥洹之谓也。”他认为“以情贯神”或“识附于神”造成了众生的孽障,改铸法身,必须去情去识以固神,亦如《世说新语•文学》有曰:“佛经以为祛练神明,则圣人可致。”由于义理堆砌,会将诗歌几乎等同于哲理思辨,这非但于佛学落为第二义,并且于诗学而言,也由哲学本体排斥了文学本体[17]。因此,人于佛理的观照,心行处灭,凭借语言,则言不尽意,于是他在其画山水序中标举“圣人含道应物,贤者澄怀味象”之一途;在其《明佛论》中则说:“彼佛经也,包五典之德,深加远大之实;含老庄之虚,而重增皆空之尽。”而所谓“澄怀味象”与“皆空之尽”,则弱化了创作主体在观照对象面前的显现,相对地为自然意象的充分呈现留有更大的空间,近人王国维人间词话拈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分别,谢氏山水诗较之玄言诗,显然更接近后者。这于山水画、诗创作是至关重要的。虽然艺术中的自然皆属于人化自然,绝无纯客观的自然,谢氏之诗,宗炳之画,概不例外,但作为叙述方法,“澄怀味象”却是这一派共通的法则。
内容推荐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