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春申君列传》载:“(楚)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

公元-242年 月份不详
《史记•春申君列传》载:“(楚)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十二县。

后十五岁,黄歇言之楚王曰:‘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因并献淮北十二县,请封于江东。春申君因城故吴墟,以自为都邑。”楚考烈王元年为前262年。春申君第二次徙封,在考烈王十五年(前248年)。考烈王在位凡二十五年。结合《策》文前面虞卿“今楚王之春秋高矣”说法,其劝春申君早谋封地,有两种理解:其一是在第一次被封后至第二次未封之间,远皇都但在境内其他地方谋封;其二是在第二次徙封后又在境外谋封。因为以战国情形,一国权贵或功臣可在别国得到封地。“奉阳君鬻臣,归罪于燕,以定其封于齐。”(《战国纵横家书》第四章)“赵王封孟尝君武城。”(《战国策•赵策一》《策》文写虞卿春申君“远楚”、“远王室”谋封地,并列举历史上因封地近遭殃、远王室得存事实,主张“践乱燕以定身封”。由此可以看出,虞卿春申君谋封地,应该是第二次徙封后,要楚助赵攻燕并在赵谋封。鲍彪之说或许是依着如此认识。其所说事情为楚考烈王十二年(前251年),燕派栗腹、庆秦带六十万人攻赵,为赵将廉颇、乐毅所败,赵进围燕都。这期间燕、赵争战不休。战事一直持续到楚考烈王二十一年(前242年),燕派剧辛攻赵,赵派庞煖反攻,杀死剧辛才告一段落。以《策》文开头所写内容看,虞卿就是在这样情况下,劝春申君在赵求得封地。但既然“燕之罪大,而赵怒深”持续了这样长时间,就不仅仅指楚考烈王二十一年之事。
内容推荐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