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人作《伯兮》,刺征战频繁,过时不返。

公元-721年 月份不详
卫人作《伯兮》,刺征战频繁,过时不返。

《伯兮》《序》云:“刺时也。言君子行役,为王前驱,过时而不反焉。”郑《笺》:“卫宣公之时,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伯也。为王前驱久,故家人思之。”郑玄《春秋·桓公五年》“鲁桓公五年(前707年)秋,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为说。细绎诗本文,郑玄之说不能成立。首先,诗中所说的地理方位与郑说相矛盾。郑国在卫国之南,卫人伐郑,当说“自伯之南”,而不能说“自伯之东”。如果说卫是从周王伐郑,则周在卫西,则诗中应当说“自伯之西”才对。此其一。其次,依郑说,桓王伐郑在秋天,古时用兵皆于秋,而言“过时而不反”,则自相矛盾。退一步讲,即便伐郑自秋至冬亦可云“过时”,但诗中说“其雨其雨,杲杲出日”,则不合于冬景冬情,盖冬日可爱,岂得以怨之。郑玄之说既不可信,则此诗作时当另求别解。以情理推断,春秋初年,周王室虽托庇于秦、晋、齐、郑等诸侯国,但尚有一定的军事实力,故《左传》所记王室召诸侯之师讨伐他国的事多在春秋初年。到春秋中叶以后,王室日渐衰微,“为王前驱”之事绝少见于典籍,故此诗当作于春秋初年。今人聂石樵等《诗经新注》即主此说。姑从此说系于此年。
内容推荐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