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王行冠礼,辅国大臣作《假乐》以为冠词。

公元-827年 月份不详
王行冠礼,辅国大臣作《假乐》以为冠词。

诗见诗经·大雅》王闿运《诗经补笺》云:“假,嘉,嘉礼也。盖冠词。成王世子法,故有冠礼。”又云:“宜王者,未王也,时周公摄政。”王氏对诗题的解释和诗中一些句子的理解,提出了很有价值的见解。如将此诗同《天保》对照,即可发现在内容、语气甚至句式上都有很多共同性。如《假乐》云:“受禄于天,保右命之”;《天保》云:“天保定尔,亦孔之固。……受天百禄”;《假乐》云:“干禄百福。……受福无疆”;《天保》云:“何福不除……降尔遐福。”考察诗中各句,悉与宣王情况相合。“宜君宜王”者,厉王在,太子静尚未继位;“不愆不忘,率由旧章”者,正所谓“法文、武、成、康之遗风(史记·周本纪》)”;“无怨无恶,率由群匹”者,针对厉王之刚愎横暴而言。末章写对太子静的希望,其“不解于位,民之攸堲”,正是经过乱政后寄希望于新君。具体来说,《假乐》一诗为宣王行冠礼之冠词。礼记·冠义》引先秦时人们习言:“冠者,礼之治也,嘉事之重者也。”郑玄注:“嘉事,嘉礼也。”冠礼亦曰“嘉礼”,故称冠乐为“嘉乐”。此诗之题,《毛诗》作“假乐”。《毛传》云:“假,嘉也。”礼记·中庸》《诗》即作“嘉乐”,《左传。文二年》:“公赋《嘉乐》”,又《襄二十六年》:“晋侯赋《嘉乐》”,赵岐孟子亦云:“《诗·大雅·嘉乐》之篇”,隶释《绥民校尉熊君碑》亦作“嘉乐”。关于“假乐”二字之读音,通志堂本经典释文云:“音暇,嘉也。”而古写本作:“上行嫁反,下颜孝反。”则“乐”当读为“音乐”之“乐”,而不读“快乐”之“乐”。自朱熹诗集传注“乐”为“音洛”,后之解诗者,均理解为“快乐”之“乐”。前人对此诗作于宣王时已有论述。如王充论衡·艺增》云:“《诗》言‘子孙千亿’,美周宣王之德,能慎(顺)天地,天地柞之,子孙众多,至于千亿。”魏源《诗古微·诗序集义》云:“《假乐》,美宣王之德也。宣王能顺天地,祚之子孙千亿,卿士多贤,皆德获天佑所致也。”魏氏又注云:“《毛诗》侧于成王诗内。服虔数文、武《正大雅》不及之,诸家举召康公诗复不数之。盖三家诗皆列于宣王,亦犹宣王《采薇》之三,《毛诗》错入《正小雅》也。”《假乐》宣王时作品,为宣王行冠礼之冠词,当无疑问。厉王居于彘十四年方死。设国人起义、厉王奔彘之年太子静六岁上下,则其行冠礼与即位的时间相近。周、召二公摄政,不仅因为太子静年幼,主要是因为厉王未死,而国人又不堪其暴而不容回都。及厉王死,即扶之即位。大约是先行冠礼而后归政,故诗中说“宜君宜王”。周宣王自幼经召伯虎抚养教诲,整个周族都对他寄予极大的希望。希望从此之后周王朝兴盛不衰,“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所以宣王之冠礼同即位一样,被看作十分重大的事件。礼记·冠义》云:“敬冠事所以重礼,重礼所以为国本也。”此有助于理解为何《假乐》诗中用了十分美好的话来祝愿君王(赵逵夫《论西周末年杰出诗人召伯虎》,((1993年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河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内容推荐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