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拉宫

西藏宫名。梵语音译,意为“佛教圣地”。在拉萨市西北布达拉山上。藏语原称“玛波日”,意为“红山”。相传自公元7世纪中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唐朝文成公主联姻,在此山南麓依山建宫室后,始有此名。早年凿建的藏王修法洞“却杰珠普”位于红山顶部,至今尚存,余皆遭雷电与兵燹毁坏。清顺治二年(1645),五世达赖命第巴索南绕丹主持重建,至十年(1653),建成白宫部分,遂从哲蚌寺噶丹颇章迁此。该处遂渐成为西藏政教中心。康熙十八年(1679),桑结嘉错任第巴后,集中西藏大量财力、物力,历时三年,鸠工建成红宫部分。后历经不断增修扩建,始具有现在的规模,成为高耸于拉萨市内的一座辉煌壮丽的宫堡式建筑群。全部为土木石结构,东西宽420米,进深约300米,最高的宫室13层,其金顶距地面117米多。共有房屋近万间,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全部建筑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气势磅礴,为藏族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其中有宽大的石砌阶梯,有供达赖等举行庆典、处理政教事务和居住的东大殿、东西日光殿和寝宫,专门供奉五世和七至十三世达赖肉身灵塔的灵塔殿、享堂,众多的佛殿、经堂、廊庑、庭院。还有摄政、噶厦、译仓的办事房,僧官学校的教室、僧舍等。宫内存有大量精美的塑像、雕像、卷轴画、壁画、佛经、史籍、法器、供器、幔幛、清朝皇帝牌位,明清两朝赐的匾额、封诰、册印、礼物。五世达赖灵塔高约15米,系用3721公斤黄金页皮和无数珍珠、宝石包裹,镶嵌而成。解放前,其管理机构称孜恰列空,意即布达拉宫管理处,由机巧堪布,即总管堪布主持。解放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