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千总

清乾隆开始以满洲旗兵拨补绿营千总。营千总,正六品,六年任期。乾隆元年(1736),继满员外任绿营要职之后,又重定满员(蒙古旗员占用满缺)外补绿营官缺即由满汉两家分成之制(大致于沿边省分,七三分任;内地各省,三七分任)。在众多满员纷纷转入绿营之际,也大量以满洲前锋、护军、领催等拨补各省营千总。初时可谓解决问题,但数年之后所出问题却难解决。千总额缺虽多,然擢补中级官员之守备原非容易,10多年间便酿成候推壅滞一大难,于是满洲千总之事此时便十分突出。在各省随营候补,既无庐舍可栖,又无粮食接济,其苦则甚于土著千总。十二年(1747)廷议,各省满洲年满千总,于送部“引见”后,不再发往本省、别省候补守备,即令留京当差,给与守备顶带,候部推升。十五年(1750),以兵丁难于筹措盘缠,停止满兵放补各省此职,但※巡捕营、※马兰镇、※泰宁镇、直隶及山西等省仍照补不误。如次年以镶红旗满洲七十一(人名)佐领下领催乌尔登额,61岁,以补直隶正定镇标左营千总。甚有以补把总者。三十八年(1773),兵部奏说,现在官册内,满洲、蒙古在绿营者,较原额已逾两倍。此内,亦有满洲千总过多的事实存在。此后,逐渐加以限制。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