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宫

北京最大的喇嘛庙。坐落在安定门内雍和宫大街。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康熙帝将原明内宫监的官房拨给第四子雍亲王胤禛为府邸。胤禛继位后,于雍正三年(1725),命名雍和宫。十三年(1735),胤禛卒,其灵柩停放于此,将主要建筑永佑殿改覆黄瓦,称神御殿,为供奉祖先之所。乾隆九年(1744),改为喇嘛庙,供蒙藏僧侣居住,由章嘉呼图克图任主持。二十二年(1757)重加修缮,在寺前树立乾隆帝御撰,以汉、满、蒙、藏四体文字合刻的《喇嘛说》石碑。主要建筑有天王殿、雍和宫正殿、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绥成楼等。万福阁为高达23米,飞檐3重,全部木结构建筑,内有一尊用直径三米的整株白檀香木雕成的弥勒佛立像,像高18米,其埋入地下之基础有8米,为世界罕见的巨型艺术雕刻。还有以整体檀香木雕成的罗汉山为背景的高约3丈余宗喀巴铜像,罗汉山上有用金、银、铜、玉塑成的罗汉500尊,神态各异,皆为艺术精品。法轮殿建筑亦甚雄伟,黄琉璃瓦顶有小阁5座,亦称暗楼,暗楼脊上建小型舍利宝塔,反映出典型的喇嘛寺院建筑风格。大量喇嘛佛像,对宗教艺术研究具有很高价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