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包

蒙古等游牧民传统的住房。古称“穹庐”,又叫“毡帐”、“帐幕”、“毡包”等。蒙古语作“蒙古勒格”或“班布克格尔”。“蒙古包”之称源于满语,《黑龙江外记》:“穹庐,国语(即满语)曰‘蒙古博’,俗读‘博’为‘包’。”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蒙古族沿之,故蒙古牧民称“有毡帐的百姓”,一直沿用至今。状呈圆形尖顶,上周侧壁分数块,每块高四、五尺,长七、八尺,用细条木编成网状,可伸可缩,围成圆柱,上盖伞骨状圆顶,与侧壁连接,外覆以毡,以绳固定。帐顶留一圆形天窗,供采光、通风和排放炊烟,风雨雪天则覆以毡。壁上留木框作门,高三、四尺,宽二尺许,挂毡帘作门。其规模小者直径一丈左右,大者可容数百人,蒙古汗国时可汗的帐幕可容2千人。分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固定式蒙古语称“托古日克格尔”,适合于哲里木盟、昭乌达盟等农牧经济区,移动式蒙古语称“乌尔敦格尔”,适用于锡林郭勒草原、呼伦贝尔草原等牧业区。移动式又分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拆卸后以牲畜驮运;后者以车拉运,早在蒙古国时期即已有之,《黑鞑事略》:称“不可卷舒,车上载行”,“车上室,可坐可卧”,西方旅行家卢布鲁克曾目睹用22头牛拉载直径2丈许的大帐幕。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定居的实现,仅在游牧区尚保留之。除蒙古族外,哈萨克、塔吉克等游牧民族也居此种帐幕。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