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宏

467—499

北魏皇帝。471—499年在位。又称拓跋宏。鲜卑元氏(拓跋氏)。献文帝※拓跋弘长子,母李夫人为中山安喜人,南郡王李惠之女。自幼由冯太后抚养。献文帝皇兴三年(469),立为皇太子。五年,受父禅即位,改号延兴。尊父为太上皇,国之大事仍奏闻于父。六年(476),父卒,尊冯太后为皇太后临朝听政。太和十年(486),始服衮冕,朝飨万国。十四年(490),太后卒,才完全独立处理政事。史称其聪敏勤学,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常亲草诏册,另有文章百余篇。在位期间,曾镇压诸地民变,数败柔然、吐谷浑,迫使契丹、库莫奚、地豆于、勿吉、龟兹等奉贡。太和四年(480)后,屡与南朝齐交兵,并亲率冀、定、瀛、相、济5州兵20万攻齐,占领沔北5郡。鼎力改革,效法南朝,改定官制、礼仪,更律令,严法制,提倡务农积谷,考核官吏。八年(484),实行百官俸给制。九年,颁均田令,改革租调力役制。十年,初立党、里、邻三长,定民户籍。亲政后,为适应在中原的统治,进一步采取汉化措施。十七年(493),决定假南征之名,行迁都洛阳之实,宣布伐齐,亲率30万大军南下。翌年,迁都洛阳。十九年,规定“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提倡着汉服、说汉语,禁止在朝廷说鲜卑话,违者免官。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人与汉人通婚。二十年(496),下诏定姓族,改帝姓拓跋为元氏,太祖以来八大著姓,皆改为汉姓,根据各宗族的官位,分别列入姓或族,并为汉人定姓族,以门等高低品人举才。自娶汉族大姓女为妃,以示提倡。诏改长尺大斗,颁行天下。铸太和五铢钱,通用于京城及诸州,规定百官俸禄,皆准绢给钱。改革中,屡遭守旧势力反对,遣兵平息穆泰等谋乱,处死皇太子元恂。其所推行的改革措施有利于鲜卑族的发展、社会矛盾的缓和及增强各族联系。太和二十三年(499),率兵南征,染疾,北返,途中卒于谷塘原行宫(今河南邓县东南)。谥孝文皇帝,庙号高祖。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