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新春

1825—1867

清咸丰同治年间苗族起义首领。又名陶正春、陶虎。贵州威宁骨董山(今属赫章县境)人。苗族。世代为彝族土目以机的农奴。父早逝,随母改嫁到巴拉寨熊家。有同母兄弟3人,先后被派到威宁和赫章服役。受白莲教杨龙喜影响,于咸丰十年(1860),利用举办“降仙”集会之机,号召起义。惩治欺压苗民的土目,官吏,攻占七星关和水城福集场铜矿,矿工纷起响应。又率众攻入郎岱(今六枝)厅城。归沙彝族人民起而响应。在峰顶山、海马姑、红岩尖山、骨董山及猪拱箐等地建立根据地,实行屯垦,把没收土目、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农民,其收成除供军需外,余皆自给,边生产边战斗。十一年(1861),配合太平天国起义军曾广依、张遇恩部围攻毕节,护送伤员,又为太平军李福猷部筹粮。与石达开部联系后,太平军留下一支队伍与武器,协助训练苗民起义军队伍,并编入石达开军,任苗军元帅,以太平军周国瑞和基哉为军师。陶三春、杨应再、熊万顺等为苗军将军。同治元年(1862) 组成两支部队,出击黔、滇、川边区。二年,攻彝良,俘获州同知杨作舟。三年,与岩大五的黄旗军联合攻克大定府(今大方)城。清廷调集川、黔、滇3省兵力,以云南布政使岑毓英为统帅,进攻起义军。采用“以夷治夷”之策,由土目安履宪出面利诱分化群众。六年(1867),在猪拱箐战役中,与周国瑞、熊万顺、陶三春等将领先后被俘,同年九月,在黔西州城遇害。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