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越

先秦两汉时中国南方古族名。亦称雒越、雒民、瓯骆、越骆、路人等。译自南方少数民族的语言;一说译自古壮语,有“鸟人”、 “羽人”或“峒人”之意,因图腾崇拜、冠饰或居住特点而得名。最早见于《逸周书·王会解》:南方“路人大竹”。清人朱石《逸周书集训校释》云:路音近骆,当是骆越。《史记·南越尉佗列传》、《汉书·南粤王传》、《汉书·西南夷两粤列传》皆谓:“瓯骆”或“骆越”在南海郡(今广东)之西,当在今广西一带。《汉书·贾捐之传》谓:元鼎六年(前111),珠崖(今海南)“骆越人……父子同川而浴,相习以鼻饮”。《水经注》谓今广西郁江为“骆越水”,因骆越人居住而得名。《水经注》引《交州外域记》称:交趾(今越南北部及广西南部部分地区)有“雒田”、“雒民”、“雒王”、“雒侯”、“雒将”。故知其主要分布在今两广、海南、越南北部及贵州南部一带。以“鼻饮”、“断发”、“披发”、“椎髻”、“文身”、崇拜鸟、龙图腾为特征。东汉以后逐步演变为乌浒(乌武)、俚、僚人。学者认为,与今壮侗语族各民族有密切关系,一说当包括越南的京人在内。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