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督

官名。(1)明代置,武官。始以内臣、文臣充任,位在总兵官之上,寓以监察之义。永乐中,亲军三大营均设提督内臣。正德中,皇帝自称总督军务,武臣江彬以平虏伯为提督。武臣之有提督始此。中叶后,巡抚多兼提督军务衔,亦间有总兵加提督者。万历时专设提督,但不常置。又,南京置有操江提督。(2)清代提督军务总兵官之简称。别称提台、军门。绿营军最高长官,从一品。分设于内地各省,掌一省军政,节制各镇总兵。所属有总兵、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把总、外委等官。虽与直省督抚并称“封疆大吏”,然听总督节制。其不设之省,则由巡抚兼任。沿江、沿海地区专设水师提督,江南、湖南、浙江等地则置水陆提督。京城又有“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3)明末郑成功设。其军队分为五军,下辖陆军七十二镇、水师二十镇。每镇有官兵一千二百名,各设提督、统领,掌管一镇军务。凡有战事,则与统领率领出征。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