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学

①学校名。北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始置,为培养武备人才的学校。设教授一人,掌讲授兵书、兵法。数月后罢。神宗熙宁五年(1072)复置,设教授,以文武臣熟知兵事者充任,其上设判学一人。学生以一百人为限,凡使臣未参班及门荫、草泽人,许由两名京朝官推荐,视看人材,试验弓马,合格者始许入学。在校学习《武经七书》等诸家兵法,三年学满,考试合格者,按等第授官。元丰改制,改教授为博士。徽宗崇宁三年(1104),各州县皆设,仿儒学行考选升贡法,分为三舍,称外舍生为武选士,内舍生为武俊士。宣和二年(1120)罢州县武学。南宋高宗绍兴十六年(1146)复置,一如旧制。明正统六年(1441)于南北两京置,各设教授一员,训导六员,由兵部司官提调。正统、成化间先后颁行学规十条至十五条。入学者通谓之武生,练武习射,参加阅操,并以武经七书为课目。成绩优秀者可直接荐送兵部,经过考试授官,其余可参加科举考试,或通过纳粟、纳银入国子监。崇祯十年(1637),令天下府、州、县学皆设武学生员,提学官一体考取。清代武学生员附儒学,除练骑射外,兼习《武经七书》、《百将传》等。②杂志名。清光绪三十四年五月一日(1908.5.30)在日本东京创刊。月刊。留日陆军学生主办,武学编译社发行,陆光熙、方日中、覃鎏钦、王䄎昌、姜梅龄、黄郛先后主编,使日大臣李家驹作序。提倡陶铸军魂,编译军事兵学。已见发行十四期。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