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套八大渠

后(後)

清代在今内蒙古巴彦淖尔盟与乌加河之间的八条大型引黄灌渠。自西而东是:缠金渠(后改名永济渠),道光五年(1825)建,渠长一百六十里,有六大支渠,平水年可灌田三千顷;刚目渠(后改名刚济渠),咸丰年间建,渠长一百三十里,有十余条支渠,可灌田三百顷;丰济渠(原名中和渠)可灌田一千顷,沙河渠(又名永和渠)可灌田六百顷,义和渠可灌田一千顷,以上三渠均为光绪年间王同春等人所建,各长近百里;通济渠(原名老郭渠),同治八年(1869)郭敏修等人所建,渠长一百一十里,支渠一百四十二条,可灌田五百顷;长济渠(原名长胜渠),咸丰七年(1857)侯应奎等人建,渠长一百三十里,支渠二十余条,可灌田八百顷;塔布渠长九十七里,有支渠二十余条,可灌田五百顷,系道光三十年黄河洪水冲决后,略加修整成渠。八大渠最初均为私人所开,光绪二十九年(1903)收归公有,统一管理。民国时由于管理不善,灌溉面积缩减。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