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员

旧时作为在学肄业者之通称。《南史·梁武帝纪》:“修饰国学,增广生员,立五馆,置五经博士。”唐代国学及州、县学的学生均称生员,因学生员额有规定,故名。如同职官有一定员额而称官员。宋以后,监生与生员有别。明清时,凡经本省各级考试进入府、州、县学者,统用此称,即俗称之秀才。要接受本地教官及学政之监督考核。文章上称为诸生。明清生员,各府、州、县学均有定额,且有贡生、廪生、增生、附生之分。明初仅有廪生,即廪膳生员,后增设名额,称增广生员,又于额外取录附于诸生之末者,称附学生员。非廪生在学久,不能入学充贡。学习期间,经岁考、科考,可取得乡试资格。天启元年(1621)曾有乡试副榜,则廪生可入为监生,增广、附生可为廪生。府、州、县学均有定额。洪武十三年(1380)定京府学六十人,外府学四十人,州学三十人,县学二十人。嘉靖十年(1531)下令缩减名额。万历初,张居正曾令一州县只取录学生一人。但均难防止其数额膨胀。宣德时,全国已有三万名。明末以一州县三百人计,全国几至五十万。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