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

退避三舍    tuì bì sān shè

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详细解释

1. 【解释】: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2. 【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3. 【示例】:我说姊姊不过,只得~了。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二回

4. 【语法】: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例句

晋楚两国在城濮交战时,晋文公重耳命令晋军~。

成语故事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几年。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委曲求全 避君三舍 望而生畏 退徙三舍
反义词 针锋相对 锋芒毕露 长驱直入 争权夺利 挺身而出 你追我赶 以牙还牙 迎头赶上 迎难而上

成语接龙

退避三舍 舍命之交 交口同声 声东击西 西台痛哭 哭丧着脸 脸无人色 色丝虀臼 臼头深目 目下十行 行不从径 径一周三 三三两两 两世为人 人一己百 百万雄兵 兵不厌权 权倾中外 外刚内柔 柔声下气 气义相投 投井下石 石人石马 马上功成 成一家言 言三语四 四不拗六 六亲不和 和光同尘 尘垢秕糠 糠秕在前 前仆后继 继古开今 今夕何夕 夕寐宵兴 兴云致雨 雨丝风片 片云遮顶 顶名冒姓 姓甚名谁 谁是谁非 非亲非故 故人之情 情不可却 却之不恭 恭而有礼 礼为情貌 貌似强大 大中至正 正中下怀 怀丸操弹 弹丝品竹 竹报平安 安不忘危 危于累卵 卵与石斗 斗丽争妍 妍姿艳质 质伛影曲 曲不离口 口不二价 价值连城 城下之盟 盟山誓海 海不扬波 波光鳞鳞 鳞次栉比 比众不同 同休共戚 戚戚具尔 尔虞我诈 诈哑佯聋 聋者之歌 歌功颂德 德厚流光 光前启后 后不僭先 先人后己 己溺己饥 饥不择食

国语辞典

注音 ㄊㄨㄟˋ ㄅㄧˋ ㄙㄢ ㄕㄜˋ  拼音 tuì bì sān shè
相似詞: 遠而避之
相反詞: 週旋到底
比喻遇到實力很強的對手,為避免正面衝突折損太多,乃主動讓步,不與人爭。見「辟君三舍」條。
   ▶ 《儒林外史.第一○回》:「賢姪少年如此大才,我等俱要退避三舍矣。」
   ▶ 《鏡花緣.第五六回》:「非獨本郡眾人所不能及,即天下閨才,亦當退避三舍哩!」
扫描版:「退避三舍」在《汉语大词典》第14812页 第10卷 845
扫描版:「退避三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324页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