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关

三关    sān guān
1.古代三个重要关隘的合称。著名者有:(1)上党关﹑壶口关﹑石陉关。约在今之山西东南部。《后汉书.冯衍传上》:"夫上党之地,有四塞之固,东带三关,西为国蔽,奈何举之以资强敌?"李贤注:"三关,谓上党关﹑壶口关﹑石陉关。"(2)阳平关(今陕西沔县西)﹑江关(今四川奉节东)﹑白水关(今四川旧昭化西北)。《文选.干宝》:"三关电扫,刘禅入臣。"李善注:"蜀有阳平﹑江关﹑白水关。"(3)平靖关﹑武胜关﹑黄岘关。在今河南信阳南。《南齐书.州郡志下》:"泰始中,立州于义阳郡。有三关之隘。"
2.(4)溢津关﹑瓦桥关﹑淤口关。在今河北雄县﹑霸县一带。《新五代史.周世宗纪》"﹝六年夏四月﹞辛丑,取益津关,以为霸州。癸卯,取瓦桥关,以为雄州"宋徐无党注:"世宗下三关,瓦桥﹑益津以建州及见,淤口关止置寨,故旧史﹑实録皆阙不书。"(5)明代以雁门﹑宁武﹑偏头为外三关,在今山西太原之北;以居庸﹑紫荆﹑倒马为内三关,在今河北曲阳之北。《明史.翟鹏传》:"增游兵三支,分驻雁门﹑宁武﹑偏头……又于宣﹑大三关间,各设劲兵。"清龚自珍《与吴虹生书》:"三关者,雁武﹑宁武﹑偏头也。在太原之北,大同之南。"清冯桂芬《费树臣饮马长城图小影序》:"曲阳在居庸﹑紫荆﹑倒马内三关之南,距倒马百二十里。"
3.指人体的三个重要部分,说法不一。(1)指耳﹑目﹑口。《淮南子.主术训》:"夫目妄视则淫,耳妄听则惑,口妄言则乱。夫三关者,不可不慎守也。"(2)指口﹑手﹑足。《黄庭内景经.三关》:"三关之中精气深,九微之内幽且阴。"梁丘子注:"据下文,口﹑手﹑足为三关。又元阳子以明堂﹑洞房﹑丹田为三关。"
4.特指下丹田。
5.中医学名词。小儿指纹诊断法的三个部位,又称三指关。即风关﹑气关﹑命关。

国语辞典

注音 ㄙㄢ ㄍㄨㄢ  拼音 sān guān
1. 三個關隘的合稱:
(1) 平靖關、武陽關(即武勝關)、黃峴關,為義陽(今河南省信陽縣)之三關。
   ▶ 《南齊書.卷一五.州郡志下》:「泰始中,立州於義陽郡。有三關之隘,北接陳、汝,控帶許、洛。」
(2) 上黨、壺口、石陘,為上黨(今山西省東南部地 )之三關。
   ▶ 《後漢書.卷二八上.馮衍傳》:「夫上黨之地,有四塞之固,東帶三關,西為國蔽。」
   ▶ 唐.章懷太子.注:「三關謂上黨關、壺口關、石陘關也。」
(3) 陽平關、江關、白水關,為蜀之三關。
   ▶ 《文選.干寶.晉紀總論》:「三關電掃,劉禪入臣。」
   ▶ 唐.李善.注:「蜀有陽平、江關、白水關,此為三關。」
(4) 北周以益津(今河北省霸縣)、瓦橋(今河北省雄縣)、草橋(今河北省高陽縣)為三關,關北屬遼。
(5) 明時以居庸、紫荊、倒馬為內三關。
(6) 雁門、寧武、偏頭,為山西乙則上之三官者廢矣。」(2)身體食、視、聽三要處。
   ▶ 《淮南子.詮言》:「三官交爭,以義為制者,心也。 」
参见:三關
扫描版:「三关」在《汉语大词典》第254页 第1卷 254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