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慨

愤慨    fèn kǎi

愤恨不平

详细解释

1. 亦作“ 愤愾 ”。愤恨感慨。

《世说新语·言语》“ 陶公 疾篤,都无献替之言,朝士以为恨” 刘孝标 注引 王隐 《晋书》载 晋 陶侃 《临终表》:“臣年垂八十,位极人臣,啟手啟足,当復何恨!但以餘寇未诛,山陵未復,所以愤慨兼怀,唯此而已。”《晋书·儒林传·范弘之》:“每读其事,未尝不临文痛叹,愤愾交怀。以今况古,乃知一揆耳。”《宋书·袁湛传》:“奉命西行,途戾 荆 郢 ,瞻望 巴 汉 ,愤慨交深。”

2. 愤愤不平。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 太祖 乃还救 谭 ,十月至 黎阳 ”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且三军愤慨,人怀私怒,我将军辞不获已,以及 馆陶 之役。”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仇隙》:“ 右军 遂称疾去郡,以愤慨致终。” 浩然 《艳阳天》第一○一章:“她又不能违背她的大伯,陪着咬了咬牙,表示很愤慨。”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愤怒 愤懑 气忿 怫郁 愤激 怨愤 愤恨 义愤 气氛 气愤

国语辞典

注音 ㄈㄣˋ ㄎㄞˇ  拼音 fèn kǎi
相似詞: 憤懣、憤怒、憤恨、憤激、氣憤
憤怒而慨嘆。
   ▶ 南朝宋.傅亮〈為宋公至洛陽謁五陵表〉:「瞻拜之日,憤慨交集。」
参见:憤慨
扫描版:「愤慨」在《汉语大词典》第10335页 第7卷 733
扫描版:「愤慨」在《现代汉语词典》第385页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