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壤

息壤    xī rǎng
1.古代传说的一种能自生长,永不减耗的土壤。《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郭璞注:"息壤者,言土自长息无限,故可以塞洪水也。"唐柳宗元《天对》:"盗堙息壤,招帝震怒。"鲁迅《故事新编.理水》:"借了上帝的息壤,来湮洪水。"一说指沃土。
2.泛指泥土。
3.栖止之地。

国语辞典

注音 ㄒㄧˊ ㄖㄤˇ  拼音 xí rǎng
1. 平坦肥沃,能自生長而永不耗減的土壤。
   ▶ 《山海經.海內經》:「鯀竊帝之息壤以湮洪水。」
   ▶ 晉.郭璞.注:「息壤者,言土自長息無限,故可以塞洪水也。」
   ▶ 明.朱國禎《湧幢小品.卷一五.息壤辯》:「山海經所云鯀竊帝之息壤,蓋指桑土稻田,可以生息,故 曰息壤。」亦稱為「息土」。
2. 地名。秦邑。戰國時,秦武王使甘茂約魏以伐韓,茂恐武王悔,與其於息壤盟約。後遂以息壤指信守盟約而不渝。
扫描版:「息壤」在《汉语大词典》第10107页 第7卷 505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