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护军

官名。东汉置,掌军中参谋、协调诸部。《后汉书 ·班彪列传下》: 明帝永元(58—75)初,“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班)固为中护军,与参谋。”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改护军置。魏沿置,四品,资重者可迁护军将军,掌武官选举,与中领军同掌禁军,出征则督护诸将; 隶中领军 (领军将军)。入晋则不隶领军,亦不典武选,升三品,自领营兵; 东晋元帝永昌元年 (322) 省并入领军,明帝太宁二年 (324) 复分置,掌督护京师以外地方诸军。属官有长史、司马、功曹、主薄、五官,受命出征则置参军。南朝沿置,宋三品,梁十四班,陈三品、中二千石。北魏则侍臣带护军始加中字,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493)定为二品中,二十三年定为三品。北齐三品,管四中关津,舆驾出则护驾,统东西南北四中郎将府及诸关尉、津尉,属官有长史、司马、功曹、五官、主簿、录事及诸曹参军。唐德宗贞元十二年 (796) 亦置,以宦官充任,为左右神威军监军使加号,以示尊宠。


官名。汉置,大将军出征,置中护军一人,掌护将军。《后汉书·窦融传》:“北单于以汉还侍弟,复遣车谐储王等款居延塞,欲入朝见,愿请大使。宪上遣大将军中护军班固行中郎将,与司马梁讽迎之。”曹操为丞相,置护军,掌护卫。建安十二年,改护军为中护军,属官有长史、司马。晋沿置,领营兵,属官有长史、司马、功曹、主簿、五官,受命出征则置参军。其后,梁、北齐等皆沿置;北齐中护军掌四中关津,舆驾出则护驾。唐代左右神策军中也置中护军,位在护军中尉下,判官上。见《晋书·职官志·护军将军》、《隋书·百官上、中》、《新唐书·百官四上·左右神策军》。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