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密县

在西藏自治区东部、念青唐古拉山东南尾部山麓。属林芝地区。面积1.6万平方千米。人口2.6万。辖3镇、8乡。县人民政府驻扎木镇。波密,系用汉字译写的藏语地名,意为“祖先、祖宗”。名称源于藏语祖宗之地涵义的“波俄地方”(波俄隆巴)。曾写博窝、博宗、波宗、波窝、薄宗。曾称波密土王辖区。元为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辖地,委派萨迦地方政权治理含今地的西藏地区。明属乌思藏行都指挥使司辖区。历史上是一个较封闭的小土邦。《卫藏通志》称当地的首领为“甘南木第巴”。甘南木,意为“天”;第巴,是“首领、酋长”的意思。又译呷纳木。还译“噶朗(即甘南木)土王”。管辖现波密、墨脱县一带。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驻藏大臣和“噶厦”派军队进驻波密,委任土王(第巴)为波密总管,隶属于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辖地。在境内置波堆宗(意为上波宗,又称倾多宗)和波麦宗(意为下波宗,又称易贡宗),还设波曲宗。1950年昌都地区解放后,于1951年设置昌都地区解放委员会波密第二办事处,管辖上述三宗。驻地扎木。1960年将波堆(倾多)、波麦(易贡)、波曲三宗合并,改设为波密县,仍驻扎木;同时划归林芝专区辖。1964年林芝专区撤销后,复归昌都专区辖。1983年林芝地区重建,又划入林芝地区。地处横断山西,四周被山地所围,多山间盆地。平均海拔 4200 米。南部谷地东有帕隆藏布,西有易贡藏布。属高原亚热带、温带半湿润气候。经济以农为主,兼有牧、林。是西藏自治区粮食生产基地县之一。农产有青稞、冬小麦、春小麦、豌豆、油菜籽等。畜产有牦牛、犏牛、藏系绵羊、山羊等。原始森林繁密,森林覆盖率达47%。主要树种为冷杉、乔杉、云杉、华山松、高山松、落叶松、樟木、桦木、楠木、巨柏等。野生动物有藏羚羊、雪豹、盘羊、獐、熊、狐狸、猞猁、水獭、小熊猫、羚牛、赤斑羚以及藏雪鸡、藏马鸡等禽类。产松茸、黑木耳、黄木耳、蘑菇、猴头菌、羊肚菌等食用菌类,其中松茸外销出口。有冬虫夏草、天麻、三七、大黄、贝母、党参、雪莲以及灵芝等药材。矿产有铁、铜、钼、铅、锌、钨、沙金、石膏、水晶、猫眼绿柱石等。建有水电站及粮油加工厂、农机修造厂等。传统民族手工业产品有木碗、酥油桶、易贡藏刀等。川藏公路穿越境内。有岗乡自然保护区及著名的海洋型冰川恰青(又译卡钦)冰川。


【检索波密县】 古籍全文检索:波密县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