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

简称桂。在中国南部,南岭山地以南,西南与越南接壤,南濒北部湾。面积23.6万平方千米。人口4830万。辖南宁、柳州、桂林、梧州、玉林、贵港、北海、钦州、防城港、来宾、百色、河池、贺州、崇左14地级市及34市辖区、7县级市、56县和12自治县。区人民政府驻南宁市。秦置桂林郡、象郡。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平南越,置苍梧、郁林、合浦郡,又置零陵郡。东汉苍梧、郁林、合浦郡属交州,又为荆州之零陵郡地。三国吴苍梧、郁林、合浦郡仍属交州,增置临贺郡,属荆州;后苍梧、郁林郡改属广州,增置桂林、始安郡,属广州;又为荆州之零陵郡地。西晋改合浦属国置宁浦郡,与苍梧、郁林、桂林、临贺诸郡并属广州;增置西平郡,属宁州;又为荆州之零陵郡地。东晋增置晋兴、永平郡,与苍梧、郁林、桂林诸郡属广州,合浦郡仍属交州,临贺、始安郡属荆州,西平郡仍属宁州;又为荆州之零陵郡地。南朝宋增置越州,增设百梁、龙苏、安昌、南流、临漳诸郡属之。齐、梁、陈州郡增设更多。隋代,境内设始安、永平、宁越、郁林、合浦、苍梧等郡。唐代,今广西境属岭南道,设桂管、容管、邕管经略使。五代十国时分属楚国、南汉。北宋为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广西之称从此始。在少数民族地区,沿唐制,分设羁縻州、县。元分广西路地为广西两江、海北海南二道,隶属湖广行中书省;至正末改设广西等处行中书省。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置广西布政使司。清为广西省,省会桂林。从元代到民国初,广西省会均设于桂林。1912年区划沿清制,省会由桂林迁南宁。1913年废府、州、厅,设桂林(曾称漓江)、苍梧(曾称郁江)、柳江、南宁(曾称邕南)、镇南、田南等道,由道领县。1936年废道。1936年省会复迁桂林。1949年12月11日,广西全境解放。1950年省会仍设南宁。1951年广东省的钦廉专区划归广西,1955年原钦廉专区又划归广东省。1958年改置广西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1965年广东省的钦州专区复归广西,同年改广西僮族自治区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区辖4地级市、8专区及7市辖区、2县级市、72县和8自治区。其后区内行政区划多变,至2004年行政区划始成今状。西、北部为云贵高原边缘,东北为南岭山地,东南及南部是云开大山、六万大山、十万大山。猫儿山主峰海拔 2141 米,为广西最高峰。中部为桂中盆地,被广西弧分割形成大小盆地相杂。丘陵错综在桂东南、桂南及桂西南连片集中,平地主要分布在各大、中河流沿岸,桂西南、桂西北、桂中、桂东北喀斯特地貌广布。河流分属珠江、长江、独流入海三大水系。珠江水系干流南盘江—红水河—黔江—浔江—西江自西北折向东贯全境,为广西最大水系。长江水系的湘江、资水分布在桂东北。南流江、钦江、北仑河等均为独流入北部湾。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属中、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南部沿海地区属北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7~23℃,年平均降水量1250~1750毫米。农业发达,主产稻、玉米、薯类、甘蔗、花生、大豆、烟叶、黄红麻等,著名土特产有“沙田柚”、香蕉、菠萝、荔枝、龙眼、杧果以及罗汉果、田七、云耳、香菇等。主要林产有油茶、油桐、松脂、桂皮、八角、橡胶和栲胶等。锰、铟、铪、磷钇矿、砷、压电水晶、膨润土等矿储量居全国首位,居全国前列的有锡、锑、钪、锗、镉、铝土、钨、银、锆、锌、钛、钒、石灰石、滑石、重晶石、独居石、玛瑙等。建国后,电力(尤以水电)、轻工、食品、制糖、纺织、机械、电子、建材、化工、有色金属、钢铁、煤炭等工业发展迅速。建有平果铝业公司、玉林柴油机厂、柳州微型汽车、贵港甘蔗化工、柳州水泥厂等大型工程。湘桂、黔桂、黎湛、南昆、南防、钦北等铁路为联接区内外交通干线,有桂海高速公路及南北、南梧二级公路和209、210、322等8条国道与省道相互贯通各地、市、县。以西江、浔江、郁江、红水河为主的内河运输网联系本区大部地区。海洋运输业发达,防城港、钦州、北海为著名港口。民航以南宁、桂林为中心。有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民族学院等高等学校和各种科研机构。桂林、柳州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和纪念地有太平天囯金田起义旧址、红七军红八军军部旧址、真武阁、大士阁、古灵渠、程阳桥及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宁明花山风景名胜区、北海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等。


【检索广西壮族自治区】 古籍全文检索:广西壮族自治区
内容推荐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