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县

唐贞观十六年 (642) 改罗蒙县置,为播州治。治所即今贵州遵义市。北宋初废。大观二年(1108) 复置,为遵义军治。移治今遵义市西南。宣和三年 (1121) 废为砦。明万历二十九年 (1601) 复置,为遵义府治。治所即今遵义市。1913年废府,遵义县属贵州黔中道。1920年直属贵州省。1954年迁治南白镇,即今遵义县。


在贵州省北部、乌江中游。属遵义市。面积 4689.9 平方千米。人口131.8万。辖29镇、2民族乡。县人民政府驻南白镇。汉置鄨县,属牂柯郡。晋改隶平夷郡。南朝梁废县。隋为牂柯郡地。唐贞观元年(627年)于此置恭水县,属郎州;十三年置播州,治恭水县;旋更恭水为罗蒙,十六年改为遵义县。唐末、五代之际废。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置遵义军,驻遵义县(今市南)。宣和三年(1121年)废遵义军,降遵义县为寨。南宋开禧三年(1207年)升遵义寨为遵义军。嘉定十一年(1218年)复以遵义军为寨。嘉熙三年(1239年)置播州安抚司。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复为播州,隶顺元路;二十六年改为播南路;二十八年置播州军民安抚司,后为宣抚司。明洪武五年(1372年)升播州宣抚司置播州宣慰司,改播州总管为播州长官司,为宣慰司治。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废播州宣慰司,置遵义军民府;废播州长官司,置遵义县,为府治。《宋史·地理志》:遵义县“以遵义寨为名”。清因之。1913年废府存县,属黔中道。1920年直属贵州省。1949年属遵义专区。1950年析城关置遵义市。1951年撤市入县,1952年复置遵义市。1956年迁县治南白镇。1958年撤县入市,1961年析出复置。1970年属遵义地区。1997年属遵义市。地处黔中山原丘陵北部,西北部有大娄山绵亘。河流众多。森林覆盖率13%。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稻、玉米、小麦、油菜籽、烤烟,为省商品粮生产基地、油菜籽生产基地县和农业综合开发试点县。农副土特产品有辣椒、茶叶、蚕茧、水果、杜仲、生漆、油桐、乌桕、五倍子等。矿产有煤、铁、锰、铝土、硅、镍、钼、钒、硫、磷、钾等。有酿酒、烤烟、发电、磷肥、农机、水泥等厂。鸭溪窖酒为省内名酒。鸭溪窖酒厂、乌江渡发电厂为国家二级企业。渝黔铁路纵贯县境。贵崇、遵尖、遵铜、马遵、遵茅、白黔等公路纵横县境。南缘乌江通航。古迹有皇坟嘴杨粲墓、流水堰杨辉墓、高坪杨氏墓群、子午山郑珍墓、青田山莫友芝墓、鱼塘黎庶昌墓、唐代海龙屯、板桥中寺、龙坑石牌坊等。纪念地有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红军烈士墓、娄山关红军抢渡乌江遗址。


【检索遵义县】 古籍全文检索:遵义县
内容推荐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