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仙洞

在今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 (阿里河镇) 北二十里、大兴安岭北段顶峰东端。洞在峭壁之上,高出平地约5米。洞口西南向,南北长90余米,东西宽约27米,高20余米。洞内西壁距洞口 15米处,有北魏太平真君四年 (443) 摩崖石刻。据 《魏书·乌洛侯》 载: 乌洛侯国 “世祖真君四年来朝,称其国西北有国家先帝旧墟,石室南北九十步,东西四十步,高七十尺,室有神灵,民多祈请。世祖遣中书侍郎李敞告祭焉,刊祝文于室之壁而还”。现存铭刻文字共二百零一字,与史籍记载的祝文基本相符,证实为北魏王朝承认的拓跋鲜卑发祥地。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北约10千米、大兴安岭北段顶峰东端。洞在峭壁之上,高出平地约5米,洞口西南向,南北长90多米,东西宽27米许,高20余米,相传为仙人洞府。洞内西壁距洞口15米处,有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年)摩崖铭刻。据《魏书》载,乌洛侯国世祖真君四年来朝,“称其国西北有国家先帝旧墟,石室南北九十步,东西四十步,高七十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派中书侍郎李敞去祭祀,并“刊祝文于室之壁而还”。现存铭刻共201字,与史籍记载的祝文基本相符,证实为北魏王朝认可的拓跋鲜卑发祥地。洞内堆积有较丰富的文化层,对于研究拓跋鲜卑的早期历史,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嘎仙洞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检索嘎仙洞】 古籍全文检索:嘎仙洞
内容推荐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