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

1949年当地解放后由绍兴县城区析置,治所即今浙江绍兴市。


简称越。在浙江省中部偏北、钱塘江南岸。面积 7901 平方千米(市辖区101平方千米)。人口433.5万(市辖区61.1万)。辖越城区和绍兴、新昌两县,代管诸暨、上虞、嵊州3市。市人民政府驻越城区。春秋时属越,战国属楚。秦置山阴县,属会稽郡。东汉永建四年(129年)后,为会稽郡治。南朝时曾于此置东扬州,陈置会稽县。隋开皇九年(589年)省山阴县入会稽县,又改东扬州为吴州。大业初复改为越州,三年(607年)又为会稽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废郡置越州(天宝、至德年间又曾改会稽郡)。垂拱二年(686年)复置山阴县,与会稽县并为州治。五代吴越以越州为东府。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赵高宗驻跸越州,次年为绍兴元年,并以年号为名升越州为绍兴府。元为绍兴路。明、清为绍兴府。1912年废府,二县合并为绍兴县。1914年属会稽道,1927年直属浙江省。1949年为绍兴专区。1950年析绍兴县城区置绍兴市,属绍兴专区。1952年撤绍兴专区,绍兴市为省辖(地级)。1953年属宁波专区,1964年绍兴专区恢复。1962年绍兴市并入绍兴县,1973年改绍兴地区。1979年复置绍兴市,属绍兴地区。1981年绍兴县并入绍兴市。1983年撤销绍兴地区,所属绍兴、上虞、嵊县、新昌、诸暨5县划入;绍兴市改为地级市。1989年诸暨县改市,1992年上虞县改市,1995年嵊县改设嵊州市。地处浙东盆地低山区北部、宁绍平原西部。南部多低山丘陵,主要有会稽山、四明山等。北部平原水网密布,湖泊众多,系典型的江南水乡。主要河流有曹娥江、浦阳江、杭甬运河等。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盛产稻、油菜籽、小麦、棉花、蚕豆和淡水鱼。山林以木材、毛竹为大宗。绍兴黄酒、诸暨香榧、绍兴平水珠茶、新昌白术为著名特产。轻纺工业发达,有钢铁、机械、建材、食品工业。酿酒、瓷器、竹编、花边等为传统手工艺品。铁、铜矿的储量居全省首位,铅、锌、萤石、金、银、硒也有采量。以兰花为市花。萧甬铁路、浙赣铁路贯穿市境北部和西部,杭甬高速公路和104国道以及绍大、绍甘、杭金、嵊义多条省道纵横贯境。浙东运河东西贯穿北部。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和纪念地众多,有越城区鲁迅、秋瑾故居,周恩来故居和大禹陵,绍兴县兰亭、东湖,上虞市小仙坛汉、宋青瓷窑址,诸暨市何文庆故居、五泄和新昌县大佛寺等。


【检索绍兴市】 古籍全文检索:绍兴市
内容推荐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