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

清雍正间于原属甘肃省的西宁府 (今西宁市) 设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今青海省北部的青海厄鲁特和今青海南部的玉树四十九族土司地。1912年改设青海办事长官。1915年改置甘边宁海镇守使,管辖全部青海地区。1928年又划出甘肃省西宁等七县,设青海省,以境内青海湖得名。省会驻西宁县 (今西宁市)。管辖全部青海省。简称青。


简称青。在中国西北部,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面积72.23万平方千米。人口491.9万,居民有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族。辖西宁市、海东地区和海北藏族、海南藏族、黄南藏族、果洛藏族、玉树藏族、海西蒙古族藏族6自治州及4市辖区、2县级市、30县和7自治县。省人民政府驻西宁市。以境内青海湖得名。秦、汉以前为羌戎地。西汉神爵二年(前60年)河湟地区先后置允吾、安夷、破羌、河关四县。此前,已置临羌县,并隶金城郡,郡治允吾(今民和下川口)。元始四年(4年)置西海郡,郡治今海晏县三角城。东汉建安十八年(213年),分金城郡西部地区置西平郡,郡治今西宁市。三国魏、西晋时,东部黄河以南属陇西郡,以北及湟水流域分属金城郡和西平郡,余为羌人驻牧地。十六国时,东部河湟地区先后经历了前凉(汉)、前秦(氐)、后凉(氐)、南凉(鲜卑)、西秦(鲜卑)、北凉(匈奴)等地方政权的更迭统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今玉树州地区大部属苏毗国。西晋永嘉末,鲜卑族吐谷浑入据青海。北魏,河湟地区属鄯善镇,孝昌后改鄯州,治今乐都县。北周河湟地区属鄯、廓二州,鄯州领乐都、湟河二郡,郭州领洮河,达化二郡。南部今果洛地区为党项羌活动区域。隋置西平郡(大业三年〔607年〕前称鄯州)、浇河郡(大业三年前称廓州)、河源郡、西海郡。唐初,东部属鄯州(天宝元年〔742年〕至至德二载〔757年〕称西平郡)、廓州(天宝元年至至德二载称宁塞郡)。天宝后地入吐蕃。宋初,河湟地区为吐蕃唃厮啰地方政权所据,先后建都于廓州(今贵德县境)、宗哥城(今平安县境)、邈川(今乐都县境),明道元年(1032年),定都青唐城(今西宁市)。元符二年(1099年),宋军进据河湟,在青唐建鄯州,在邈川建湟州,改唐廓州为宁塞城,均属秦凤路。崇宁三年(1104年)改鄯州为西宁州。金天会九年(1131年)和西夏大德二年(1136年),河湟地区先后属金和西夏。元代东北部黄河以北湟水流域,属甘肃行省西宁州,黄河以南今循化、贵德县地,属陕西行省积石州和贵德州,牧区分属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直隶宣政院。明洪武六年(1373年)改西宁州为西宁卫。八年在黄河南岸设归德千户所,隶于陕西都司下的河州卫;南部地区设朵甘都司,隶陕西行都指挥司河州卫;日月山以西牧业区设安定、阿端、曲先、罕东四卫,受西宁卫节制。又在黄南、海南一带设必里卫、答思麻万户府等。明末,牧业区属和硕特蒙古政权辖地。清雍正三年(1725年)东部属于甘肃省西宁府,西和南部统隶钦差总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衙门(统称青海办事大臣、西宁办事大臣),直隶中央理藩院。清代在青海东部农业区还推行由明代土官承袭来的土司制度,广大牧业区将青海蒙古各部落改为内藩,按照内蒙古“札萨克”制度分编两翼盟,并设立二十九旗,在藏族地区玉树四十族分设千户、百户,均属西宁办事大臣。1912年撤销西宁办事大臣,改设青海办事长官。1913年东部属甘肃省西宁道,西、南部先后改隶蒙番宣慰使,甘边宁海镇守使节制。1928年置青海省,治西宁县。1949年辖西宁市、玉树专区和十八县、二设治局。其后省内行政区划多变。至2004年,行政区划始成今状。地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北部。一般海拔 3000~5000 米,最高点布喀达板峰,海拔 6860 米,最低海拔 1600 米。地形差异显著,东北部山川纵横;西北部戈壁、沙漠茫茫,盐沼广布;南部则雪山连绵,冰峰林立。北有阿尔金山和祁连山,中有昆仑山,西南部有唐古拉山三大山系,地形地貌可分为祁连山地、柴达木盆地和青南高原。祁连山地位于青海东北部,包括阿尔金山、祁连山地区、河湟谷地,是优良的牧场和开发最早的农业区,祁连山脉矿产丰富,产地集中。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是中国海拔最高的内陆盆地(海拔 2670~3200 米)之一,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青南高原,是全省最高地区,海拔多在 5000 米以上,有昆仑山、可可西里山、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唐古拉山。黄河、长江、澜沧江均发源于此,故称江河源头。本省河流纵横,湖泊众多,被称为“中华水塔”。以可可西里—布尔汗布达山—日月山—冷龙岭为界,南部多属外流地区,有黄河、长江、澜沧江三大水系干支流。北部多为内流地区,属柴达木、青海湖诸水系。天然湖泊(0.5平方千米以上)有439个,其中淡水、微咸水湖286个,咸水湖、盐湖153个。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面积 4340 平方千米,省内大型淡水湖有可鲁克湖、扎陵湖、鄂陵湖。属大陆性高原气候,夏季凉爽,日照长,昼夜温差大;冬季干旱,长达6个月。年平均气温-5.6~8.6℃,1月-18.2~-5.3℃,7月5.3~19.8℃。年平均降水量100~600毫米,柴达木盆地西部不足25毫米。牧场广袤,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畜产藏系羊、牦牛、马、驴、骆驼等。所产的“西宁毛”以富弹性、韧性著称,“大通马”(浩门马)、“河曲马”为中国著名马种。肉类、羊毛、羊绒、牛绒、皮革、肠衣为主要输出品。并产冬虫夏草、麝香、鹿茸、熊胆、贝母、大黄、秦艽、羌活等中药材。有雪豹、野牦牛、野骆驼、白唇鹿、盘羊、猕猴、棕熊、水獭、猞猁、麝等属国家一、二类野生保护动物。建有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孟达自然保护区、隆宝湖黑颈鹤自然保护区、唐古拉地区野生动物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农业主要分布在湟水流域、黄河谷地及柴达木盆地南缘。产春小麦、青稞、蚕豆、豌豆、油菜籽、马铃薯。花椒、红线辣、沙果、长把梨、酥梅梨、“三红”苹果、发菜、蕨菜、蕨麻、草原蘑菇为地方土特产。青海湖等河湖以产无鳞湟鱼著名。水资源丰富。富盐、钾、煤、石油、铁、铅、锌、铜、石棉、锂、溴、硅石等多种矿产。旧时工业落后,建国后工业发展迅速。有机械、冶金、化工、电力、建材、纺织、电子、煤炭、石油和食品加工等。建有龙羊峡水电站和李家峡水电站大型工程。在察尔汗盐湖建有全国最大的钾肥和钾镁盐生产基地,并建有西宁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锡铁山矿务局、民和镁厂、茫崖石棉矿等大型厂矿和涩宁兰天然气输送管道。有兰青、青藏铁路(在建)和西平高速公路,甘青、青藏、青康、青新、宁张等公路。有西宁、格尔木两个民航机场,可通航北京、上海、成都、乌鲁木齐、西安、广州、上海。有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医学院、青海民族学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多所。同仁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有塔尔寺、瞿昙寺、五屯寺、隆务寺、文成公主庙、文昌阁、玉皇阁、西海郡遗址、吐谷浑古国的伏俟城、青海湖、孟达天池、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北山森林公园、万丈盐桥等。


【检索青海省】 古籍全文检索:青海省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