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北口

又名北口、虎北口。即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一百二十里古北口。为长城重要关口之一。《新唐书·地理志》 燕乐县:“东北百八十里有东军、北口二守捉。北口,长城口也。”《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天祐十年(913)三月,“乙丑,收古北口”,即此。形势险峻,为历代军事守备重地。元设古北口千户所。明洪武十二年(1379)置守御千户所于此,三十年(1397)改为密云后卫,嘉靖后设参将驻之。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设直隶提督并置巡司驻此。


又称虎北口(《资治通鉴》、《乘轺录》)。女真语称留斡岭(《金史地理志》)。在北京市密云县东北部。地处燕山山脉天然峡谷,两旁峻崖夹峙,一线中穿,为燕京通往山北的险要之道。十六国时已开通,称蠮螉塞。唐为防扼奚、契丹,于此置北口守捉。916年契丹经此取山南地。辽为南京析津府和中京大定府之间主要通口,宋、辽使节和商旅往返多经此,设驿馆、榷场。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沈括等使辽皆经此。金天会三年(1125年),败宋兵于此。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秃坚帖木儿举兵向都,皇太子由此北趋。明初为防御鞑靼,自山海关至此,修筑边墙,派兵驻守。洪武十一年(1378年)建城,周四里余,十二年置千户所,三十年改为密云后卫。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燕京后,为都城东北门户。嘉靖以后,置参将驻守。清顺治初,改置都司。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置提督,为重镇。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置顺天府理事同知、巡检司同驻于此。今明建城墙依稀可见。古北口一带长城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横跨在潮河之上,下设三道水门,是长城建筑中不多见的胜景。

古 北 口 长 城


【检索古北口】 古籍全文检索:古北口
内容推荐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