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汉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圆智举东坡诗‘溪声便是广长舌,山邑岂非清净身’,曰:‘若不到此田地,如何有这个消息?’此菴曰:‘是门外汉耳。’”

宋.苏东坡于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由黄州赴汝州途中,曾游庐山,作《赠东林总长老》诗云:“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四万八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诗以山色自然景象,比喻佛教三身之一的远离罪恶与烦恼的“清净身”;以淙淙溪流,比喻佛道三十二相之第二十七相能言善辩的“广长舌”,末二句则极言禅宗的第一义不可言喻,使全诗山川景物尽皆佛化,造意遣词,浑成玄远。故圆智见诗,视东坡为佛教中人,然僧人此菴却认为仍是“门外汉”。后因以“门外汉”喻外行人。

清.徐枋《与杨明远书》:“事固有轻重难易,非可一概作门外汉语也。”


偏正 指对某种专业或技能未入门的外行。语本唐·释慧能《坛经·自序品一》:“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到门内。’”冯玉祥《我的生活》28章:“实业和教育方面,我完全是~。”△贬义。用于评价人的技艺本事。↔能工巧匠


【词语门外汉】  成语:门外汉   汉语大词典:门外汉
【检索门外汉】 全文检索:门外汉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