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牛

左传.哀公六年》:“冬十月(公元前四八九年冬天,此时正是齐晏孺子元年冬。齐景公少子荼于公元前四九〇年秋被高昭子、国惠子承景公遗命先立为国君,群公子相继外逃避难。)丁卯(二十四日),立之(公元前四八九年六月,鲍牧、田乞杀高昭子、国惠子。八月田乞自鲁召回公子阳生,十月,立阳生为君,是为齐悼公。)。将盟(指将与诸大夫盟会而宣布立君之事),鲍子(即鲍牧)醉而往。其臣差车鲍点(差车,管车的官;点是鲍牧手下的臣子)曰:‘此谁之命也(鲍子已醉,故他的手下人向陈子提出质问)?’陈子(陈僖子)曰:‘受命于鲍子。’遂诬(虚构以欺人。因见鲍子醉,故假说,以压制鲍点的责难,达到成事的目的。)鲍子,曰:‘子之命也!’鲍子曰:‘女(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按:齐景公爱荼母,又爱荼,曾自己当作牛,口衔绳索,令荼骑着玩耍。孺子玩得高兴,一不小心,从‘牛’背上掉下来,绳子把景公的牙齿折断了。)而背之也?’”

春秋时,齐景公死后,少子荼先被立为国君。后鲍牧、田乞杀死拥立荼的大臣,田乞又立齐悼公为君。鲍牧与齐悼公(阳生)本有隙,因为立阳生的事田乞等没有和他商议,陈僖子又假托他的名义,引起他的反感。故不同意立悼公。于是,他便提出齐景公爱少子的事加以回驳,意思是说这样做违背了先君之命。

“孺子牛”原指齐景公,意在表现对幼子的宠爱。近世常以此比喻为大众谋利益而不惜献身的人。鲁迅《自嘲》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偏正 孺子,小孩,儿童,泛指人民群众。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人。语出《左传·哀公六年》:“女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鲁迅《集外集·自嘲》:“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褒义。多用于描写无私奉献。


孺子牛”借喻甘为人民大众效劳的人。鲁迅先生就曾说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集外集· 〈自嘲〉诗》)

春秋时期,齐景公甚为疼爱儿子荼,有次爬在地上当牛让儿子牵着玩,结果儿子不小心跌倒了,绳子把齐景公的牙齿也拉折了。《左传·哀公六年》: “女 ( 汝、你) 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手?”杜注: “孺子,荼也。景公尝衔绳为牛,使荼牵之。荼顿地,故折其齿。”

后世 “孺子牛”一语便流传下来。

为什么称 “孺子”呢?

孺子”,指未成年的幼儿,如言 “妇孺”,即指妇女、儿童。《说文·子部》: “孺,乳子也。”段注: “以迭韵为训。凡幼者曰孺子,此其义也。”

因此,“孺子牛”即言为小孩当牛,借喻为甘心情愿为他人效劳之意。

至于墓碑上 “老孺人”所指,则为旧时对已故妇人的尊称,而非 “乳子”、儿童之义。《礼记·曲礼下》: “天子之妃曰后 ( 皇后) ,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明清时七品 “芝麻官”之母或妻封号为 “孺子”,后则通用为妇人之尊称。


【词语孺子牛】  成语:孺子牛   汉语大词典:孺子牛
【检索孺子牛】 全文检索:孺子牛
内容推荐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