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园逃公卿

同“灌园避世”。清 张英《拟古田家诗》:“始知於陵子,灌园逃公卿。”


【典源】 晋·皇甫谧《高士传》:“陈仲子,齐人。其兄载为齐卿,食禄万钟。仲子以为不义,将妻子适楚,居于於陵,自谓於陵仲子,穷,不苟求不义之食。……楚王闻其贤,欲以为相,遣使持金百镒,至於陵聘仲子,仲子入谓妻曰:‘楚王欲以我为相,今日为相,明日结驷连骑,食方丈于前,意可乎?’妻曰:‘夫子左琴右书,乐在其中矣,结驷连骑,所安不过容膝; 食方丈于前,所甘不过一肉,而怀楚国之忧,乱世多害,恐先生不保命也。’于是出谢使者,遂相与逃去,为人灌园。”《初学记》卷二十六,《太平御览》卷四八六引 《高士传》皆作“陈仲,字子终。”

【今译】 陈仲子是战国时齐国的高士。其兄陈载为齐卿,俸禄万钟,仲子以为是不义之禄,与妻子迁往楚国,住在於陵,自称於陵仲子,虽穷也不随便求别人东西吃。楚王想聘其为相,派使者带重金礼聘他。仲子与其妻商量:“楚王要聘我为相,今天为相,明天就可以乘四匹马驾的车子,骑从前呼后拥,饮食也会十分丰盛,你觉得怎么样?”妻子说:“您左有琴右有书,已经乐在其中了,乘驷车带骑从,不过只限于一身享用,却要思虑整个楚国的事情,您觉得可以吗?”于是辞谢使者逃去,为人家灌园。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隐士坚守节操,避世逃名; 或指这样的隐士。

【典形】 灌园逃公卿、灌园翁、灌园仲子、於陵仲、於陵之操、於陵子、仲子廉、仲子守志、三公灌蔬、灌园人。

【示例】

〔灌园逃公卿〕 清·张英《拟古田家诗》:“始知於陵子,灌园逃公卿。”

〔灌园翁〕 明·高启 《夏景园庐》:“本同趋府客,偶似灌园翁。”

〔灌园仲子〕 清·唐孙华《剪蔬》:“灌园仲子犹存母, 食菜周颙尚有妻。”

〔於陵仲〕 宋·苏轼《次韵李公择梅花》:“奉使今折磨,清比於陵仲。”

〔於陵之操〕 南朝梁·江淹《建平王聘隐逸教》:“挹於陵之操,想汉阴之高。”

〔於陵子〕 晋·张协《杂诗》之十:“取志於陵子,比足黔娄生。”

〔仲子廉〕 清·顾炎武《灵石县神林晋介之推祠》:“微哉仲子廉,立操同蚯蚓。”

〔仲子守志〕 魏·阮籍《辞蒋太尉辟命奏记》:“昔荣期带索,仲尼不易其三乐; 仲子守志,楚王不夺其灌园。”


【检索灌园逃公卿】 全文检索:灌园逃公卿
 

国学大师APP下载

X